返回第675章 让西方国家看不懂的战争  东北匪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仅仅三天时间,气势汹汹的苏俄联军就开始疯狂撤退了。
    因为他们的空军已经被东北国防军几乎全歼了。
    失去制空权的苏俄联军无奈之下只得退兵。
    可是,就像战前周浩说的那样,战争不是你想结束就可以结束的。
    苏俄大统领认为他给周浩打电报认输了,撤军了,战争就可以结束了。
    但是,周浩却认为,打仗你输了,那么战争的结束方式就不应该由战败国来制定。
    面对苏俄的撤退的部队,周浩命令渗透部队不用拦截。
    因为一旦拦截,对方就会和你死磕。
    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几十万拦截部队跟苏俄联军几百万撤退的部队最后拼一个同归于尽。
    无论是几十万拦截部队的悉数阵亡还是苏俄联军被全歼,都不是周浩想见到的。
    对于自己的部队,周浩当然希望他们的伤亡越少越好。
    而对于苏俄军队来说,战前六百万大军,战后至少要给苏俄留下两百万大军。
    那样才能确保苏俄大国的地位。
    如果把苏俄的这六百万大军全部歼灭了,那等待苏俄的很有可能就是分崩离析。
    尽管听起来很爽,那样一来在我国周围就没有什么大国可以威胁我们了。
    但是,失去了苏俄这个靶子,西方国家就会把他们的火力集中到我国的身上。
    这会使得我国的国际形势变得很严峻。
    在南线,随着苏俄乌克兰方面军二十万拦截部队的投降。
    南线的渗透部队也顺利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
    在统计自己部队最后损失的时候,南线总指挥赵飞虎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止过。
    自己的炮兵部队,基本就是压着对方打,到了后期对方的重炮甚至被我方空军洗劫一空,对方基本都没有什么能够威胁到我方重炮的东西。
    所以,不管是牵引式的重炮还是重炮卡车,我方的重炮损失都是很轻微的。
    骑兵的损失也很轻微,当巴特带领骑兵部队追上蒙古骑兵的时候,对方很是光棍地直接就投降了。
    步兵的损失相对就比较大了。
    而步兵之所以损失大,那还是因为渗透作战的部队毕竟是深入敌后,虽然取得的战果很大,但是也有运气不佳被苏俄大军合围的。
    三天的战斗,南线步兵的损失累计有三万余人。
    当然,损失最大的还是空军部队。
    在4月4日,苏俄大军发起进攻的标志就是对我方机场的袭击。
    4月5日一整天,东北国防军各部空军都在出动,一方面是压制苏俄地面部队,使其没有精力围剿我方的渗透部队,另一方面就是和苏俄剩余的空军部队在碰撞。
    而到了4月6日这一天,苏俄剩余的空军也被我渗透作战部队一扫而光,我方的空军部队就几乎没有什么阻碍了。
    在整个三天的战斗过程中,南线空军损失了近三千架各型战机,击毁了地方战机四千多架。
    可以说,在和实力强大的苏俄空军的碰撞中,我方空军部队几乎不落下风。
    在三天的战斗中,我方俘虏敌方飞行机组人员四千余人,俘虏骑兵十万(蒙古骑兵),俘虏苏俄步兵二十万,俘虏保加利亚和罗马利亚军队十万。
    周浩的战略是打疼苏俄,而不是迫使其亡国,因此在作战时,赵飞虎一直都控制着作战的节奏,深怕打得太猛了,歼灭的苏俄军队太多了。
    到4月6日晚上统计战果的时候,赵飞虎发现苏俄联军已经有九十万大军顺利撤退了。
    “赵指挥,你们完全可以将他们的撤退的部队拦截住,后面的部队跟上,加上你们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全歼苏俄联军似乎也不是什么难题啊!”
    米国的军事观察员米歇尔有些疑惑地问道。
    “还有,你们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呢?
    对方还有九十万大军,到目前为止仍然比你们的军队数量大。
    你们完全可以发挥你们技术装备多的优势,继续追击。”
    看着自己指挥部这些个所谓西方的军事观察员,赵飞虎内心一阵蔑视。
    都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
    因为一些原因,西方国家很是希望苏俄能够没落,甚至直接解体。
    二战结束的时候,苏俄以其八百万大军,压的西方国家喘不过气来。
    现在好了,苏俄携带二战战胜德国之威,纠结一干小弟来打东北国防军。
    这个东北国防军可不是那么好打的。
    曾经让西方国家大吃苦头的日本军队,被东北国防军收拾得如同收拾儿子。
    在他们看来,这肯定是一场势均力敌,旷日持久的战争。
    或许会打上一个三五年。
    有了战争的拖累,不管是东北国防军还是苏俄,都将失去战后发展的黄金时期。
    很快,他们就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落后的代名词。
    经济发展不起来,国力必然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