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5章 南伐之议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封赏完后,姜葵提出了下一个议题,也是接下来北炎的目标。
    南伐!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爽歪?
    隆耀帝又怂又有梦想就算了,大不了把手脚打断关起来,但南雍朝廷那些颠倒黑白的大臣实在太可恶了,已经数次踩到了北炎的底线,必须剁掉!
    不说姜葵和众臣,连上京很多百姓都想剁掉那些王八蛋。
    尤其卫松那老东西。
    跑得最快,叫得最厉害!
    兵力这块,姜葵和众臣毫不担心,东原军能正面干掉胡人,岂会把那些久疏战阵的南雍将士放在眼里?
    现在的问题是,师出无名。
    至少给一个打爹的理由吧?
    以子伐父,乃大逆不道也,就算灭了南雍,也会被无数文人诟病。
    姜葵倒是不在乎,但北炎众臣还是很在乎的...
    而且南雍朝廷虽然无耻,但并未惹得天怒人怨,南方百姓更多是想就此安稳生活下去,并不想重启战事。
    所以一旦打的话,南方百姓不一定会支持北炎。
    最关键的是,南方的地主士绅们,几乎全部支持南雍,这让南雍的实力和凝聚力大增。
    因为北炎的政策中,有一条触动了地主士绅们的根本利益。
    土地收归国有,重新分发于民。
    目前北炎六府已经收了很大一部分了,不肯归还土地的, 全族已经被杀了。
    这条政策依旧是顾正言提出来的。
    给的理由很简单,以史为鉴,土地不归民,早晚亡于民。
    之前处在王朝末期的大雍,土地兼并极为厉害,要是不改革,那北炎和大雍的政权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吞并了胡人,北炎的国力确实空前强大,但土地不改革,大量流民百姓依旧没有土地,那和之前有什么太大变化吗?
    国强,但民不富也。
    富的还是那些权贵地主罢了,这样下去,国家早晚会亡。
    刚提出这条政策时,北炎众臣大惊失色,反对者众多。
    当然,这些反对的大臣名下也有很多地...
    姜葵思索良久后,还是采纳了顾正言的意见。
    顾正言知晓后,愣了半天,这个女人的魄力和远见再一次让他惊讶。
    土地改革,让多少名留青史智商极高的贤臣帝皇饮恨?
    这项政策带来的好处其实连普通百姓都知道,但少有人敢提出来,更少有人敢真正实施。
    尤其是到了王朝中末期,谁动,谁全家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大臣不敢,宰相不敢,皇帝不敢。
    可要是土地不改革,北炎顶多延续百年,但要是改革,至少可以延续三百年。
    姜葵经过分析,认为北炎是新生政权,一切规则皆待重新制定,加上北炎打败了胡人,深得民心,改革的阻力相信要少很多。
    她也明白,要是在之前的大雍提出来,不说朝堂会发生地震,天下也怕是很快就乱了。
    可即便如此,北炎六府还是有不少地主发起反抗,但很快就被镇压了。
    在付出了上万条性命后,北炎的地主终于明白朝廷是玩真的了,为保全族性命,只得忍痛低价向朝廷卖地。
    但此举引来了南方地主士绅们的强烈敌视,越来越多的地主聚集在一起抨击北炎的政策。
    其中不乏南雍朝堂重臣,大儒学者,以及皇族。
    大儒学者中,属南雍孔氏叫得最厉害。
    因为孔氏是大雍最大的地主,其实不止在大雍,就算在前世,孔氏在历史上绝大部分时期都是最大的地主。到了清朝,孔氏的地已经达到一百三十万亩,远远超过了清朝任何王爷和任何地主,且大多是不收税的良田。
    可想孔氏吸了诸夏多大的财富,说富可敌国都是谦逊了,但他们的贡献却...哎。
    大雍孔氏在北炎的操作下,已经一分为二,孔玄一脉称为南孔,孔尚一脉称为北孔。
    南孔在大雍的土地已达到了七十万亩,关键有五十万亩在北炎的东阳府,姜葵毫不留情,直接收了回来,为此还暗中杀了不少孔氏中人...
    这让孔玄差点没气吐血,当即联络各大权贵和地主对北炎口诛笔伐。
    除了孔氏外,反应最激烈的,居然是姜氏皇族。
    各种王爷皇子公主把姜葵骂了个遍。
    皇室,是仅次孔氏的地主。
    皇族们都很不可思议,都确信姜葵是个疯女人。
    还地于民,你有没有搞错?
    你自己不要地就算了,你叔叔我要啊!擦!放着自家地不要,给底下那群泥腿子,你是不是有病?
    胡人已灭,皇族们以为迎来了美好生活,没想到遇到这么个脑子缺根弦的败家玩意...
    连皇族都反对,这样看来,南伐,其实也没想象中那么容易。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