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9章 七道诏书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自天地初开,人文之始,华夏立于中央之国,聚天地气运,凝三万里江河,八千万山岳,贯通苍穹,威服四海,王道破瘴,文道治明,蛮夷生番,心向往之...
    自明德(隆耀帝爷爷年号)伊始,胡蛮屡次南下,劫掠神州,荼毒生灵无数,肆虐之地何止千里,所过之境,活物难寻,戮尸枭首,血流漂杵,淫辱汉女,不下十万,万女自尽,以死守身...
    所犯之罪,罄竹难书,天下之人,有血气者,无不痛恨悲戚...
    大丈夫当立于天地,何故屈辱于蛮夷野狗?
    ......
    葵得神女转生,摄政朝纲,愤恨于胡蛮兽行,为护万民,为救诸夏,特率天下忠义臣民官兵,与胡狗决一死战,葵誓与诸夏百姓共存亡...
    此举,恃天理,应人心,望天下忠义之士,行忠义之举,共赴北地,屠胡杀蛮。
    ...”
    一番慷慨激昂的讨胡檄文,洋洋洒洒共八百余字,是姜葵连夜亲手所写。
    核心内容可以分成三部分,一是揭露胡人罪行,二是说明出兵的正义性合理性,三是向忠义有识之士发出邀请,就算不能出力,捐点东西和口头支持也可以吧?
    朝臣看到后,既惊讶于姜葵的文才,又感慨她的气魄,自己也升起了一股豪迈之意。
    彼其娘之,大不了一死罢了!
    就连软软的姜凌看到后都愣了半晌,然后变硬了一点点...
    说明这篇檄文确实写得不错。
    是吧?
    不过那十几个主和派的大臣看到后脸都快绿了,于是又在暗中写了几封书信寄给隆耀帝。
    这次姜葵没有让人阻拦,事已至此,太上皇看到又如何?
    讨胡檄文算是第一道诏书,第二道诏书则是任命书。
    姜葵在任命书中说到,翰林侍读学士今科状元顾正言乃神女亲点天将,特此敕封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天下兵马,率隐州天兵,抗击胡人。
    前大将军洛擎苍和大总管万连则暂为副将,辅佐其侧。
    其他的如李仁等大雍过期将领,也授封了不同的军职。
    按道理说,顾正言的年龄和资历是授不起兵马大元帅的,可除了那十几位边缘大臣外,其他大臣都没什么意见。
    不仅因为大家知道内情,还因为顾正言以一敌六力剁胡人的样子还在众臣脑海里挥之不散。
    不少人还真认为顾正言是天赐神将。
    否则哪来这么大神力?
    可能刚刚南下的和南方的文武官员会反对,不过这不重要了。
    加盖了传国玉玺的诏书,代表了绝对的正统和权威。
    你们一群跑路的怂逼,还敢比比?
    第三道诏书是一道调令。
    一是调集南方颇有风评的将领将士,二是调集天下战马,三是调集各城池储藏的粮草。
    大雍官面上的战马一共不到十万,还有五万在洛擎苍麾下,现在报上来的数据还剩两万余匹。
    上京驻守的禁军有两万余匹,剩下的不到三万,杂七杂八分布在各地。
    没有战马,几乎只能被动挨打,胡人要是打游击战,你追都追不上。
    不管如何,能凑多少就先凑多少吧。
    第四道诏书是一道问罪书。
    太师扶忠,刑部尚书刘育,兵部尚书徐璋,幽云府按察使邓弘等二十余位朝堂大臣,联同麾下几大商行,私下贩卖铁矿精铁铁器给胡人,至今已近十年,胡人能有铁甲兵械,全拜这些人之赐。
    经三司共审,证据确凿,人物证俱在,认定其走私卖国罪成立,判其牵涉在内的所有官员商人九族男性尽诛,刑车裂,女性打入营妓,家产全部充公。
    并着龙卫金吾卫各千人,南下亲自行刑,如有反抗,就地格杀。
    还有,瑞王姜广,赵王姜须,昭妃秦丽儿等皇室,御下不力,手下商行竟向胡人示好,暗送女人和粮草,私通卖国证据确凿,所有主谋商人九族男性尽诛,刑腰斩,女性打入营妓。从犯商人枭首,全族贬为奴隶,并施黥刑。
    其中瑞王姜广有默认之举,赐白绫,许自尽,府内族人贬为庶民;昭妃秦丽儿恃宠傲骄,行从商之举,取消贵妃封号,贬其为庶民,家人同之。
    第五道诏书很简单。
    开恩科选士。
    姜葵摄政朝堂,还需要自己的班子,虽然现在有很多,可放在天下就远远不够了。
    恩科选的士,可以为已用。
    还有一点,姜葵想着把朝堂的官员给撸掉一部分,所以需要人才补充。
    最后就是为了庆祝自己摄政,得让天下人知道自己的好吧?
    第六道诏书是关于赋税的。
    除了战时某些必要的,基本的十税二的赋税外,取消一切苛捐杂税以及各种名义上的孝敬。
    其实这些苛捐杂税大多都落到了某些中饱私囊的官吏怀里,对国家财政影响不大。
    这是得天下民心之举。
    第七道诏书是警示诏书。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