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1章 金榜题名时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礼部的官员扯着嗓子大叫,声音极为洪亮,像打了鸡血似的,而且还是战斗鸡那种。
    声音大是礼制规定如此,不仅如此,气势凛人的一排排禁军侍卫可不是看热闹的,还要一个接一个地传唱下去,直到传遍整个太极宫。所以念皇榜,也称之为唱榜。
    新科进士听到开始唱榜,心都快跳出来了,以至于好多人走神没听清楚,状元是谁来着?众人逐渐反应过来。
    “好像是...顾正言?”
    “?”
    “我没听错吧?顾正言?又是顾正言?有没有搞错?”
    “真的是他...”
    “为什么?他不是寒门吗?圣上点寒门为状元?”
    “大雍朝第二位寒门状元...”
    “听说他乡试是解元,加上会元和现在的状元,嘶~彼其娘之!大三元!”
    “遍阅史书,这是大雍史上第三位大三元吧?”
    “等等!诸位有所不知,顾正言县试,院试也都是案首...所以准确来说是五元!五元啊!天啊!”
    “彼其娘之!”
    “墩汝其母!”
    “大雍朝开国以来唯一一个五元及第的人!!”
    “嘶~”
    “恐怖如斯~”
    “他...真是寒门吗?这还寒个锤子?”
    乡试、会试、殿试三样全部第一,被称为三元及第,前世终其整个明朝,一共才两人有此殊荣,分别是商辂,王世名,而且王世名还是武科。
    也就是说文科三元及第的整个明朝只有一人,商辂。
    有传闻洪武年间的黄观中了三元或者六元,甚至被称为“黄六首”,有着“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的美誉,但根据多方正史记载,都无此事,都是野史杜撰。
    大雍朝没有府试,所以最多只有五元及第,前世明清时期才有六元。
    不管五元还是六元,都比三元更为难得,据正史资料记载,整个大明朝从未有人中过六元。
    而清朝只有一个,钱棨(qi),对,就是那个百家姓赵钱孙李的那个吴越钱氏中人,也是钱学森先生的祖辈。
    明清共五百多年历史,但六元只有一个,可想而知六元的珍贵。
    当然,大雍朝只有五元,但也从来没有过。
    今日,顾正言打破了这个记录,成为大雍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五元及第的人。
    “隆耀十八年乙亥正科殿试第一名...顾正言!”
    “隆耀...”
    接着那礼部官员又连续重复了三次,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重复三次,只有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才有这个资格,作为一种特别的殊荣,为了显示和其他人的不同。
    接着侍卫一个接一个大声高唱,不久就传遍了整个太极宫。
    满心期待的扶嘉公子听到状元不是自己,大脑瞬间一片空白,愣在原地久久没回过神来。
    旁边的人甚至能听到他心碎的声音...
    “为...为什么?”
    扶嘉公子眼睛通红,一颗晶莹的泪珠缓缓渗出。
    “明明圣上对我的印象很满意,为什么!”
    扶嘉公子彻底伤心了。
    除了扶嘉,小传胪的众人都有些失望,沈修离一脸苦笑:“子云,没想到还是让你拔了头筹...”
    司马褚渊也是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对于他这样水平的人来说,没中状元,就已经算是失败了。
    前十的人有些难受,但张子鸣和唐文轩却激动得浑身颤抖,都快原地起跳了,旁边的人心中鄙视。
    又不是你们中状元,激动个什么劲儿?
    子云居然中了状元!哈哈!
    状元啊,五元及第啊!子云居然做到了!二人很是兴奋,有种见证历史的感觉。
    “谁是顾正言?请跟本官过来。”
    传唱完后,另外一个礼部的官员走下台阶,朝新科进士们走来。
    此时万众瞩目的顾正言从人群中踱步而出,众人羡慕地望去。
    “在下正是,见过这位大人。”
    顾正言俯身行礼,一副云淡风轻、泰然自若、面不改色的样子,让众人暗生敬佩。
    果然是连中五元的超级才子,就这心理素质,天下有几人能比?要是老子中了状元,怕早就喜极而泣了。
    礼部的官员看着顾正言这副姿态,眼神中也闪过一丝赞许。
    淡泊明静,宠辱不惊!此子,不错!
    其实这些顾正言都是装的,要不是为了维持在隆耀帝面前的形象,他已经原地起跳,挥刀砍人了。
    状元啊!老子终于中了状元啊!
    不枉娘子的一番苦心!还有老子不那么寒的窗的苦读!呜呜...
    最重要的,以现在的身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