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03章 养恩  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903章 养恩

    一张四方桌,两碗面条。

    面条上一人一个煎得黄灿灿的荷包蛋。

    郑淮左早起练功,早就饿得透透的,三下两下就把面条吃完。

    小丫头这才吸溜几口。

    淮左等得不耐烦,左扭扭,右动动,谢知非知道小淮左又在心里开始骂这丫头是猪。

    猪吃到最后几口,淮左一把夺过来,捞起面条哗哗就往嘴里塞, 筷子往下一捞,荷包蛋还在。

    “蛋怎么不吃?”

    “腻!”

    “腻啥啊,就你挑。”

    淮左浑不在意的把蛋咬进嘴里,含糊道:“娘怎么又忘了,我明明让她卧两个蛋的。”

    淮右笑笑,并不说话。

    八岁的郑淮左心里装着即将到手的双陆,什么都没察觉到,二十一岁的谢知非却心口一痛。

    淮右肠胃不好,吃不得油腻,平常的吃食都是前院派人送来。

    鸡蛋要么蒸,要么煮,煮得嫩嫩的,咬一口,黄都流出来。

    海棠院四人的长寿面,都由娘亲手煮。

    娘喜欢煎蛋,油也放得多,淮右吃过一回后,胃疼了大半天。

    翌年又过生辰,他就上心了,叮嘱娘鸡蛋不要煎,用水卧,水卧的鸡蛋养胃。

    哪知娘转头又忘。

    就这样,每年生辰,他总能吃到两个蛋,淮右则是一碗清淡的素面。

    孩子的世界把问题归结为“忘了”。

    但谢知非明白,娘是故意的,故意用这些暗戳戳的阴招,让小淮右长长眼睛。

    ……

    在谢知非的记忆里,娘是一个好看的女人。

    尤其眼睛生的很特别,笑起来似一轮弯弯的月,爹曾经说过,娘如果多笑笑就好了。

    是的,记忆里娘很少笑,永远是一副清清冷冷的模样。

    她的清冷和晏三合的清冷不一样。

    晏三合的清冷,就是清冷,除了傲气以外,不掺杂别的东西。

    娘的清冷,他在做谢三爷的十年里,咂摸过很多回,总觉得掺杂了一些别的。

    “五奶奶,五奶奶!”

    “来了。”

    来人是郑府大总管,手里拎着一个包袱。

    见过礼,大总管把包袱递过去,没有多说一句话:“五奶奶,老奴告退。”

    “总管且慢,快八月十五了……”

    “五奶奶放心,老奴都交待下去了,今年摘得和往年一样多。”

    “大总管辛苦了。”

    “五奶奶客气。”

    大总管躬身退出去,走出院子的时候,还不忘把门带上。

    赵庆云目光有些幽怨地看着那扇门,看了好半晌,才转身回房。

    谢知非跟过去。

    包袱里的东西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郑府规矩,小主子过寿,孩子四身新衣,爹娘两身新衣。

    每年生辰,老总管总会亲自送来。

    每一房都送,从不厚此薄彼。

    但八月十五要摘什么,还摘得和往年一样多——谢知非不是很清楚。

    记忆里似乎没有这一桩事。

    摘的是桂花吗?

    这时的赵庆云已经解开包袱,脸上露出不快,“又是暗沉沉的颜色,我是七老了,还是八十了?”

    嘀咕归嘀咕,但还是上身试了试。

    竹青的颜色,确实不太出挑,赵庆云打开妆台上的匣子,从里面挑起一只凤簪子,插在发髻上。

    左看,右看,还是不太满意。

    又从妆奁里取出一只胭脂盒,打开,抹一点胭脂,涂在苍白的唇上。

    寡淡素净的一张脸,多了一抹艳色,整个人鲜活起来。

    赵庆云在铜镜前扭扭腰,摆摆臀,又在原地转了几个身,像一只明艳的花蝴蝶,在无人处,在幽暗里,尽显成熟妇人的风情。

    谢知非惊得目瞪口呆。

    记忆里,娘向来素净端庄,别说涂脂抹粉,只那扭腰摆臀的样子,就不是赵家的家教能教出来的。

    恰这时,赵庆云似想到了什么,把新衣一扔,掏出帕子狠狠擦去胭脂。

    “连这个院子都出不去,打扮给谁看。”

    她忿忿:“坐牢还有个盼头,这日子连丁点盼头都没有。”

    “娘,娘,我陪妹妹消完食,进书房练字去了。”

    门外是淮左的声音。

    赵庆云神色有一点慌张,“去吧,记着温书,一会娘,娘要来考的。”

    “又考啊,生辰也不让休息一点,命真苦……”

    脚步声远去,赵庆云拔下凤簪子,重新在铜镜前,削葱似的手,一寸一寸摸着眼角细碎的皱纹。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