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张云川他们被单独地安排在了平城内的一座豪华的府邸内。
这府邸是原节度使宋战的府邸之一,很少过来住。
如今作为临时安顿招待张云川的地方。
面对这个安排,张云川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这是一个独立的府邸,地方宽敞,各类设施一应俱全,更为重要的是不受外界的干扰。
这一次护送张云川来平城的是一千五百名骁骑营的骑兵,领兵的是义子黄浩。
随张云川进城的有三百名精锐,另外的一千二百名骑兵都临时在城外安营扎寨。
张云川他们在城内安顿下来后。
他们派驻光州节度府平城的联络使李成业就亲自向张云川单独进行了情况汇报。
李成业原是军情司的主事。
他第一次被派到平城这边来,是带队刺杀复州特使郭永康一行人的。
当时复州欲要和光州结盟,南下入侵东南节度府。
后李成业就留在了平城,成为了张云川派驻这边的一名联络使。
可以说他们镇南大将军府与光州节度府能保持这么好的关系,李成业功不可没。
毕竟他这个联络使除了搜集情报外,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以镇南大将军府联络使的名义,与光州节度府的高层打交道。
在他的努力下,光州节度府的不少高层都对镇南大将军充满好感。
特别是一些光州节度府的高层还和镇南大将军府有生意往来。
其中一些紧缺物资,镇南大将军府都是给到了这些高层,让他们赚了不少银子。
现在这些人虽然是光州节度府的人。
可他们是特别希望和镇南大将军府搞好关系的一群人。
李成业向张云川禀报说:“此次梁城战事,光州节度府高层死伤了二十余人,仅仅领军的都督就阵亡了好几人。”
“现如今光州节度府能控制的地方仅剩十个府、四十多个县了。”
相对于东南节度府对于州府县划分的不均匀而言。
很多县方圆四五百里,管辖的范围很大。
光州节度府则是走向了另外的一个极端。
他们不善于经营地方,导致百姓生活困顿,衣食没有着落。
所以他们的衙门和军队,成为了解决百姓生计的主要方向之一。
凡是发生灾荒的地方,他们就大量征召当地青壮当兵,以避免百姓造反。
同时,他们大量的设立府、县等衙门。
凡是地方宗族、读书人等一些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统统地笼络到衙门里当差,给他们一个正式的身份,以避免他们造反。
这就导致光州节度府的府县数目众多,很多县管理的地方也就方圆二三十里的。
可一个县养活的官吏、差役等人,却高达数百人。
凡是有能力,有权势的都在衙门里当差,活不下去的青壮也都在军中。
这就导致光州地方虽然穷困,可百姓想造反都没那个能力,只能逃荒。
“他们的兵马这一次也折损很大,加上驻防各处城镇的,估摸着仅剩下十余万人......”
李成业是联络使,所以他对光州的情况摸的很详细。
他这一次工作汇报足足的持续了一整个下午。
他将方方面面都对张云川进行了汇报,让张云川对光州的整体情况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光州节度府,平城。
满城素缟,空气中弥漫着沉重悲痛的气氛。
节度府府衙内外站满了光州节度府的达官显贵,他们的目光都投向了一名面容俊朗的青年。
这青年不是别人,正是镇南大将军张云川。
张云川在军情副使李泽、平北统帅部监军使庞彪的陪同下,神情严肃地走向了灵堂。
看着张云川如此的年轻,站在小院、走廊各处的达官显贵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了起来。
“这张大郎怎么来了?”
“这朝廷可刚下旨要各路兵马讨伐他,他怎么看起来一点都不慌乱。”
“没有想到他竟然如此的年轻。”
“这张大郎还挺讲义气的。”
“他与咱们光州结盟,现在节度使大人殡天,他冒着这么大的风险竟然亲自来吊唁,着实是让人钦佩。”
“我们光州有他这样的盟友,乃是我们光州之幸事。”
“......”
张云川身为镇南大将军府的话事人,割据一方,手握重兵,那可是声名远扬的人物。
可大多数人都不曾见过他。
现在张云川出现在了平城,着实是让光州节度府的这些达官显贵们颇为吃惊。
毕竟像张大郎这般的人物,一般为了自己的安危着想,那是不会轻易去别人的地界的。
哪怕是盟友的地盘,也不会轻易去,以避免出现什么意外。
可张大郎在这个节骨眼上却到了他们光州的地界,这着实是让人意外和惊喜。
原本因为节度使宋战的去世而人心惶惶的达官显贵们,此刻心里莫名的安定了不少。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