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4章 压倒性的优势  农门大小姐,末世大佬来种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朝会的上半场,小宋凭借户部强有力的实证,直接压制住了对方凶猛的攻势。

    经过短暂的中场休息,下半场一开始,不用皇帝陛下主动开口,各位想有所表现的官员纷纷站了出来,完全不给人捣乱的机会。

    权力的角逐,除了平衡之外,眼力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打个比方,现在朝中的局面就像有外敌入侵的特殊时刻,皇帝陛下是主战派,且派出了骁勇善战的悍将赶赴边关。

    这个时候,谁能占据主导,看的是边关的战果。

    胜,则皇帝大优,明君的声望都不用刻意去刷,自动上涨。

    败,则百官有底气,能以耗费颇多,虚损国力为由,让主和派占据绝对上风。

    文官并不是软蛋,也不是他们听到打仗就害怕,只是刀子不架到自己脖颈上,习惯性和皇帝唱反调而已。

    大小姐已经在江南杀得一塌糊涂,频频往朝中传来亮眼的战果,使得小宋在这场拔河比赛中,轻松得到了压倒性的优势。

    原本这种一时的胜负无关紧要,在官场浸淫多年的老狐狸应该是能坐得住的,而柳尚书却依旧选择了不可为而为之,实在是形势所迫。

    换成一般情况,皇帝不多疑都不可能,只要稍加操作,离间一下君王和统兵大将之间的关系,埋下猜疑的种子,局势便会缓缓回到之前的均势。

    然而,眼下这对组合是不讲道理的,因为他们之间有不可割舍的共同利益,孩子。

    一个拥有非凡手段和恢宏魄力的皇后,没人会觉得恐惧,要是她比皇帝还厉害,百官可能更高兴。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但如果把这两头老虎分开,一个坐镇朝中,一个在外乱杀,当皇后变成了实权亲王,这场权力游戏就不好玩了。

    猛虎威势正盛,幼虎又早早展露出声名,再不动的话,君强臣弱打破平衡的局势,至少要维持二十年。

    从集体利益来说,柳尚书值得所有官员一个大拜,毕竟今天要是成功了,大家多多少少都能受益。

    可是,对于不处在核心层的官员来说,是从文官团体那里领十块钱,然后被皇帝打上敌对的标签,还是选择跳出集体,从陛下那里得到二十块,这笔账不难算。

    “启奏陛下,据江淮清吏司奏报,此次赈灾医者行会功不可没。各行不仅自行熬制姜、豆等御寒汤药赠与百姓,还将各类廉价药物维持在灾民可承受的范围,实属难得。”

    医者行会是宋承业独自拍板定下的,这次能在灾情中表现突出,自然是给皇帝长脸。

    工部拿这个出来说事,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爱卿言之有理,朕已亲笔手书‘医者仁心’四字,工部将其刻成匾额,就由爱卿带去给各分会悬挂吧。”

    “陛下圣明,臣遵旨。”

    对方马屁拍得舒服,宋承业也选择投桃报李,直接在名义上把行会的领导权给了工部。

    行会,意味着垄断,尤其是官方盖章的行会,走到最后不出意外都会成为毒瘤。

    就像民间各种商会,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行会,最终目的都是欺行霸市打压同行,让少数人独享蛋糕。

    但白芨和宋承业都选择对此放任,只因在前期,这些行会带来的利是远远大于弊的。

    而他们也相信,蔫坏的白斯年,到时候有那个能力去解决问题。

    工部一出手就为自己捞得不少好处,瞬间看得其他人眼热不已。

    工部尚书的接班人王侍郎准备趁热打铁,打算用江淮刚发些的富矿为引,再给自家衙门划拉点经费,却被老尚书一把拉住了。

    他回过头,看到老领导的嘴型后,脑子立刻清醒过来。

    树大招风,过犹不及。

    王侍郎知道自己着急了,过惯了苦日子,一时找不着北。

    工部的底子,还承受不住各方的侧目。

    一直关注这边的胡老大人看到王侍郎站了回去,很快收起看好戏的心思,示意属下出面,去皇帝陛下面前露个脸。

    右都御史一脸感动,随后鞋底跟打了蜡一样,身子一滑便来到了大殿中央。

    “启奏陛下,京城出现诸多骇人听闻的丑事,都察院失察之责推脱不得。臣恳请陛下,派出得力之人,于各地分设检举箱,给万民一条诉冤之路。”

    这个建议出来,大家就知道,都察院这回又不做人了。

    狗屁得力之人,不就是暗部那些刽子手吗?

    听到一众吸气的声音,宋承业连忙抬起袖子掩饰自己的面容,顺便吃两口点心压一压。

    暗部的存在和作用,一直都是君臣之间的默契,现在有了这个检举箱直接可以转明了。

    都察院被人记恨,真的不冤枉。

    “准奏。”

    “谢陛下。”

    又一个司属上了岸,从之前的问责阴影里面跳出,柳尚书明白己方大势已去。

    其实,这就是一场必输的仗,只要皇帝陛下牢牢掌握百万军权,局势永远站在陛下那一边。

    他比其他人看得更远,江淮那位女王最大的作用,不是带来诸多改革加速皇权收拢,安定才是最重要的。

    当兵的能按时拿到饷银,他们就不会多想,操起刀子听皇帝老爷的吩咐准没错。

    之前掌过大营兵权,现在主要工作是培训新兵的赵思明,看着热热闹闹的朝堂,想到了不久前突然出现在京城的笑颜。

    他是武将,更明白手下有人道理就硬的规则,文官蹦跶得再欢,最终依旧抵不住陛下手里的刀。

    太上皇苦苦支撑那么久,始终维持现有的军队编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