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5章 态度  农门大小姐,末世大佬来种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许大人,王爷呢?”

    主管江淮刑狱的孟主司不眠不休,花了整整两天一夜,与其他四位主司一起坐车赶到了扬州。

    如果传信的不是王爷一手提拔起来的孙知州,他们五个都要以为来人疯了。

    朝廷正经的漕运衙门,公然干出掳劫百姓的事,这是自己找死还不算,准备把家族全送下去?苏丹小说网

    看到来人,面相比前两天又苍老不少的许知府抹了把脸,苦笑着摇头,伸手指了指水中的大船。

    “这?”

    老天爷,王爷就这么把人挂在桅杆上,任来往船只观看?

    五位主司在江淮的时间不短,对白芨的做派也不算陌生,但看到眼前的一幕,还是惊得说不出话来。

    暗红色的官服与夕阳余晖交映,那耷拉下来的脑袋和江风吹起的乱发不时碰撞桅杆发出丝丝声响,场面相当恐怖。

    “许大人,要劳你通报一下。”

    几人回过神后,缩着脖子提出面见王爷的请求。

    然而,许大人却一动不动,脸上的笑容更显为难。

    “几位大人,并非下官存心作梗,王爷有言在先,谁来了都得站在这里,盯着对面看上两刻钟。”

    说着,老许往旁边示意,将密密麻麻的扬州官吏指给他们看。

    瞧见不少面色煞白还在努力强撑的身影,户部的岳大人呼吸一滞,嘴里喃喃出声,“完了,王爷这回,气大了呀。”

    本来一切好好的,他都已经摸到了银行的门道,正准备上折呢,在这当口出事,不是要人命吗?

    听闻岳主司的哀叹,孟主司就不说了,工部、吏部、兵部三人相互看看,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这次谁都逃不脱。

    漕运是很特殊的衙门,名义上归户部尚书直管,河道却是工部疏通,官员则是吏部选任,而护航的兵卒,军籍又挂在兵部门下。

    说起来,真正与这次事件不沾边的,只有礼部。

    巧的是,礼部清吏司郎中现在还空缺。

    孟主司揉了揉脑袋,轻声说道:“咱们也过去吧。”

    “嗯。”

    几人还是识时务的,王爷平时好说话归好说话,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认怂,是祸也躲不了。

    他们来的路上已经分析过,工部几月前大肆勘察河道的举动,可能就是刺激到漕运一众主官的直接原因。

    只是,这些人的胆子未免太大了。

    河岸边,罚站队伍新添五员大将,清一色从四品上的品级,给不少围观的百姓看得又是一惊。

    眼下,老许摸不透王爷究竟有什么打算,只得干好自己的工作,将一个个或远或近到来的官员请到该去的地方站着。

    货船的甲板上,老王爷坐在船舷边,不住地打量眼前平静钓鱼的女子,心中叹服不已。

    这辈子风浪见了不少,区区一个死人自然不在他的眼里,却从来没见过这么稳得住的人。

    “大小姐,清吏司已经到了,都察院的曹大人也在路上,加上老头子这个不对路的钦差,勉强能凑成三法司,您有什么打算?”

    老人的话音刚落,白芨猛然提竿,面无表情地解下一尾大鱼抛进水桶,随后继续挂饵抛竿。

    “老爷子,我的为人你应该有所耳闻。平时,我的眼睛够漏风了,很多东西都装作看不见。”

    “水至清则无鱼,这回,他们确实过分了。”

    老王爷感慨一句,瞥了眼守在各个仓房门口的卫士,猜测对方想干什么,要做到哪一步。

    事情的真相不能如实传到百姓的耳中,否则江淮所有官吏的官声全要受影响,衙门的公信誉会大大降低。

    掳人的罪名肯定是当地那几个家族去担,这样一来,怎么处置原本的罪魁祸首就成了难题。

    “启禀王爷,远处的战船发出令旗,单将军求见。”

    “把船放过来。”

    “是。”

    终于等来了自己想要的消息,白芨一把抛开鱼竿,负手站在船头,等着战船缓缓靠近。

    “末将单无极、刘统,参见王爷。”

    “战果如何?”

    “回王爷,江淮各地漕运司所已被末将拿下,一应人员就地拘押,账簿纸张尽皆封存,无一人漏网,我方也无人员伤亡。”

    白芨冲不久前才去掉代字的淮宁大营主将点点头,随后对另一名将军说道:“刘将军,事发扬州,本王怕横生枝节,因此密令淮宁大营出动,希望你能理解。”

    听到专门的解释,刘将军受宠若惊,立即行了一个军礼,“王爷言重了,您让末将全程跟在单将军身边,足以见得您对过扬州大营的信任,此番,末将惭愧。”

    双方通过马匹交易建立了不浅的交情,加上这次抓人只是不用扬州的兵士,并未瞒着大营主将,扬州大营这边也没有多想。

    “两位将军辛苦了,各自去歇息吧。”

    “谢王爷。”

    战船这么显眼的东西瞒不过别人的眼睛,女王的动作明确告诉老王爷和岸边的一众官员,江淮今后就没有漕运这个衙门了。

    “大小姐,漕运衙门虽然烂,可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老爷子放心,没了养猪的大户,百姓也能吃上猪肉,还会因为选择多了,可以货比三家。”

    即便不怎么明白这个比喻,但根据看人的经验,老王爷确定眼前这位不是没有成算就行动的人。

    她既然敢将漕运一锅端,就肯定有后续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