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当宁水的风暴真正刮起来的时候,白芨已经身在淮南府,还公然逛起了有名的豆腐一条街。
不得不说,她离开宁水的时机选得很好,让无数人捉摸不透。
虽然上位者无需亲自去做什么,动动嘴下令就能办事,但这么大的事情都不选择坐镇封地,有点说不过去。
《田赋论》的作者和传播时间被扒出来后,又有淮南苏知府亲口作证,王爷的淮南之行早在一个月前就定好了,使得许多人相信,这事可能与王爷无关。
而另一些人则不这么想,把整个士族群体架在火上烤,区区一个举人还没那么大本事。
尤其是风暴来临之后,卷进去的已不单纯是举人和进士,所有享受免税福利的官吏都不能幸免。
戴林不傻,就算为了前程去搏一把,也不可能站在所有人对立面。
田赋论的主旨在于请罪,他从良心发现的角度,陈述了自己偷税漏税的操作,顺带解释一下这个方法是怎么想到的。
文章一经舆情司传播,百姓当场炸锅。
不管之前知不知道这事,但眼下怎么痛骂那些举人和进士老爷都不用担责任,此时不骂更待何时?
一个举人正常免税五百亩,多少人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个数,你们偏偏要搞猫腻,简直黑了心。
至于进士的两千亩起步,上品官员终身免税,显得无比扎眼,不说点什么心里过意不去。
没当官的举人都有空间操作,那老百姓会认为官员全是老实人?
他们暗地里的行为,只会更过分。
官员、士族变相侵吞百姓土地,把自耕农变成雇农的话题一经挑起,官方不给一个合理交代,注定压不下去那些激愤的声调。
但是,这些声音是可以直接无视的,毕竟老百姓的主要任务是过日子,骂人只是副业。
如果不加以理会,挑起其他话题分担热度,用不了多久,咒骂官员的声音会慢慢消失。
可事情没有如果,因为我们急公好义,正义化身的大小姐出手了。
“苏大人,院试都准备妥当了?”
“这个……”
苏大人很慌,差点就问出‘您觉得淮南府准备好了没有’之类的话。
这种事只能心里想想,真说出来自己就不用在官场混了。
富贵险中求。
按目前的朝局,五年内,没有人在皇帝面前能比王爷的面子大。
老苏明白王爷想要表达的意思,毅然选择自己背锅。
“回王爷,眼下距离院试仅有半月,其他事宜早已齐备,只剩策论考题迟迟未能定下。”
“这是为何?哦,是了,江淮暂缺学政,院试考题必须经一省学政阅览,最后一题也该由他亲自来出。”
白芨恍然大悟,眼睛眨都不眨就给对方找好了台阶,连当事人都听懵了。
苏大人脑子晕乎乎的,第一次碰到王爷这样的上峰,摆明让你背锅,却又能轻松把你拉上来。
在官场混,没有替上峰背锅的经历,就很难成为心腹,你都不是心腹,还怎么进步?
苏知府是懂算账的,只是没算到王爷的反应和急智。
碰到这样英明的上司,他觉得自己上辈子肯定是个大善人,积了大德换来这辈子的好运。
“王爷所言甚是,如今就算朝廷下旨定下学政人选,恐怕也来不及了。还请王爷救救下官,误了院试,这个责任下官承担不起。”
白芨自认是个体贴下属的好领导,听闻下属的难处,当即就开始想办法了。
“学政衙门不可能都抄了吧,目前主事的是谁?”
“回王爷,是一名员外郎?”
“只有从五品?”
“是的。”
员外郎的上司其实就是各部郎中,与白芨熟悉的清吏司几大主司是同一个位置。
由于学政衙门只有学政是主要人物,外放时被单独提了品级,其他人和在京城时期的官职一样,下面的郎中只有正五品。
“这位大人在翰林院待过吗?”
“待过,足足六年。”
得到确切的回答,白芨点点头,“那就行了,本王建议,由淮南知府、府学教授、学政衙门共同承担学政之责,尽快审定院试考题。”
苏大人之前已经做好没有学政的准备,让学政衙门剩下的人共同承担审议考题的责任,现在王爷把自己和府学教授都加了进来,他的责任就更小了。
“王爷,府学之中,有不少学子会参加此次院试,由他们的教授出题,是不是不妥?”
“事急从权,一切以保证院试顺利进行为主。你们进入考房后,所有人不得联系外界,直到院试开考。”
“是。”
得知自己因为出题要坐半个月的监,苏大人没有特别的想法,反正有王爷在此地坐镇,出不了大事。
白芨发现面前的人是真顶啊,天生就是个当官的料,主动帮领导背锅的劲头太足了。
“苏大人本王是信得过的,未免消息泄露导致串题,此次由你来主导,即刻带上府兵,把相干人等请到考棚。”
“是。”
老苏得了指令,带着三年跳一级的美好畅想,都没来得及跟家里说一声,直接就带兵‘抓人’了。
一阵兵荒马乱外加人心惶惶之后,原以为东窗事发的一众学政官员,看到自己身处之地,一颗心总算落了肚。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