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事的法子,由视察过当地情况的老王爷带书回去,效果要比先给吏部打报告,再扯嘴皮子快得多。
县丞的位置,就当给吏部一个面子,也给小宋一个面子,让他们自己去选人。
此时的大小姐并不知道,新皇的眼光比起亲爹来,还是有不少差距的。
老宋专程给肃州送去的通判,与小宋千挑万选出来的学政,有着天壤之别。
……
“秦将军,下官觉得,这处隘口应该分设左右两道,对应价值不等的货物通过,收取不同额度的关税。”
打仗秦易在行,但说到具体的经营,肯定比不过眼前的通判大人。
他都搞不明白了,这位一来就得到知府大人信任的年轻翰林,为官老道不说,好像还特别配合王爷的动作。
“卢大人,您的意思是贵的一类多收,盐巴、粮食之类的就少收?”
卢守行知道自己刚来,对方有怀疑也是正常的,言语上的解释没什么用,不如拿出行动来表明态度。
“不错,知府大人和驻营大将军已经联名往上呈折,主城大门每月开启两次,以供来往的商旅通过。”
这话让秦易很难理解,他们这不到三千人马能短时间内肃清那些匪寇,为什么守城大营从来没想过这么干。
“卢大人,肃州境内真的没有匪患了?要不,咱们再清理一遍,免得有什么漏网之鱼。”
卢通判不懂这位年轻将军的疑惑,笑着说道:“自然,王爷给当地百姓留了编外军的身份,他们为了保证能吃上官粮,卖力一些也是人之常情。”
听到解释,秦易也笑了,直接不去想那些官场上的弯弯绕绕。
“那我们除了巡视境内,不是无事可做了吗?”
“不,秦将军,这就是下官今天过来的目的,您和麾下的大军将有重任。”
“什么?”
已经有些习惯了乡村田野和边塞风沙的京城公子哥,很少会想起以往在近卫当中的生活。
听到不用打道回府,立刻来了精神。
而卢守行这几年一直待在翰林院,闲着没事就喜欢研究债主的行为和事迹,也算颇有心得。
他往旁边凑了凑,神秘兮兮地说道:“将军,王爷在南边的护航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您看,这漫天的黄沙,像不像无边无际的大海呢?”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