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4章 权力的本质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常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小朱的面色不住变幻。

    最终还是化为了一声叹息。

    对下面官员的心思,他哪里会不明白。

    不说别的,历经了杨宪和胡惟庸两任权臣,老朱不拿来与朱标耳提面命就怪了,可自己明明也对百官这种“人情世故”颇为不满,可面对曾经的老师,他还是下意识的忽略了这些。

    他不愿将自己曾经崇敬的“老师”就此污化。

    可现实就是如此不讲情面。

    之前还被他以君臣师生之宜依为主心骨的老师,在面对现实利益和君臣之宜间,选择了利益。

    这就意味着。

    小朱所珍视的情谊,在他李善长的利益面前,只能排到次位。

    这或许还有自己的威望不足等因素。

    但至少已经证明。

    李善长这位师长,与他朱标不是一路人。

    他不会如宋濂一般,对朱标倾力相扶。

    正印证了他父皇曾言的那句,朝中这些大臣,可以用,但不可信,赏罚分明,不外如是。

    “何至于此。”

    听着小朱这句感慨。

    常升往他的茶杯里又续了些茶汤,半宽慰,半讲演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利益,有利益,自然就会有斗争。”

    “姐夫总是要习惯的。”

    “为何我非要让姐夫将绝大多数的应试举子下放,就是为了让他们见识到最底层的百姓的苦难,尝试带领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同时,让提前他们适应这种斗争。”

    “这其中,有人会被现实所击垮。”

    “有人会选择捷径,和光同尘。”

    “还有人会迎难而上。”

    “而当他们历经了这些磨难,最终还能克服重重险阻,不忘初心的,就可以培养成姐夫的肱骨了。”

    “只是,这样的人,兴许百不存一。”

    说着,常升的面上还浮现了几分自嘲的笑容。

    若他没有这等显赫出身,只怕也没办法这么站着不腰疼的说这话。

    所以,他也是提前给小朱打个预防针。

    小朱沉默了许久。

    终是像幻想,像祈盼一般的看着常升,又像自言自语道:“有没有办法,让朝野上下重臣心向一处使呢?”

    常升也被问沉默了。

    想了想,终是摇头笑笑。

    “难。”

    “朝臣与皇室本就不是一路人。”

    “要让朝臣与皇室携手共进,非有重大利好为诱不可。”

    “此话怎讲?”

    朱标显然没想到,自己随口一提的妄想,常升居然好像真的能给他一个答案。

    常升挪开了茶盏,以指蘸着茶汤,在两人之间的案桌上呈三角写下了皇,官,民三字。

    写完这三字,常升还特意屏息听了听殿门外的动静。

    确定这御书房外无人窃听。

    这才压低了声音道。

    “姐夫读书为政许多年,可能告诉我,皇权的来由么?”

    “换而言之,姐夫和叔伯,是凭什么坐拥大明朝廷最高的权柄,得万民奉养的么?”

    “父皇驱除鞑虏,救万民于水火……”

    小朱脱口而出。

    洋洋洒洒的都是老朱一生的功绩。

    常升不住点头,却在他换气的间歇,陡然插上了一句:“山匪为患,有勇武之士挺身平患,有感受其恩之人,愿意以礼相还是感恩,有装聋作哑者也不能强逼其赠礼相报,此之谓公道。”

    “同理。”

    “叔伯率义军驱除鞑虏。”

    “天下百姓也可凭心意犒赏义军。“

    “为何要拥立叔伯为皇,听从朝廷诏令,一直为朝廷缴纳赋税呢?”

    这骤然一问。

    直接给朱标问的差点岔气了。

    这本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常升这不是鸡蛋里挑骨头么。

    可当他静心下来,认真思量。

    又惊觉的发现,这约定俗成的规矩又好像从未记于史书。

    那它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历朝历代的皇帝难道都只是个大一点的门阀么?

    这和他一直以来所修习的儒学显然冲突矛盾。

    虽然是个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

    但小朱显然没那个心思钻这个牛角尖了。

    望着小朱目光灼灼的双眼,常升指了指案桌上的茶印道:“姐夫可还记得三皇五帝么?”

    “他们都是上古部落的先贤。”

    “人们敬佩于他们的才能,品德,希望他们能够带领部落过上好日子,所以推举他们为部落的首领,于是,他们才有用了治理部落的权力。”

    “当第一个首领因为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