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3. 挤兑 咱们的账清清楚楚。(捉虫)……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情况再动嘴。别再头脑发热冲到长官面前说长官这个不对、那个不好了。知道朝廷为什么提倡直言极谏吗因为这么干的人少大臣们很少这么干,是因为他们傻吗面刺前辈之过,这样没礼貌的晚辈还配治理百姓吗

    只等明天发出,让这个新官上任的侄女婿老实一点,一切大吉。年轻人嘛,有冲劲,教导一下就好了。

    怀着这样的心,蔡侍郎并不慌张,第二天照样上朝。

    站完了班,蔡侍郎要回部里,却被钟宜叫住了“我仿佛记得你家招了一个姓尚的女婿”

    蔡侍郎忙管这位比自己只大了五岁的丞相叫了一声“世叔。”钟宜是皇帝登基前的旧人,与蔡侍郎的父亲算是早年同僚,蔡侍郎就他做这个世叔。

    听钟宜说一个“尚”字,蔡侍郎心想,没那么巧吧

    偏偏就这么巧钟宜本来也不在意什么福禄县,但是施、王二位对梧州颇有兴趣。不动刀兵又圈了几个羁縻县,也是很显眼的。故而与之有关的事情,钟宜也跟着多留了一点心。

    蔡侍郎道“是,看尚培基忠厚,故而族弟将女儿许配给他。”

    钟宜微一皱眉“忠厚我听到的怎么不是这样”

    蔡侍郎忙问“怎么”

    钟宜伸手往外指指点点“怎么宫里都有人传说,尚培基胡作非为,妄称权威”

    蔡侍郎一惊“怎么会”

    钟宜见他好像真不知情,道“赶紧让他老些,别胡闹”

    “是。世叔,到底怎么了”

    钟宜道“宫监们都在传,他弄得整个福禄县民不聊生。他是你荐过去的,出了事你是要连坐的。”

    蔡侍郎连声应道“是是是。他就是还没脱书生习气,万事将书里写的都当了真。”

    这话钟宜就不爱听了,他说“书里写的错了吗什么书生习气我看是书没读透”

    蔡侍郎挨了一通训,才知道事情有些不对,命家人速速将自己的信件交给会馆带回去。他在皇城熬了一天,晚间回府,却看到他写的信还好好地放在书桌上。蔡侍郎怒道“这是什么”

    管家躬身上前,道“回大人,会馆那里说,近来都没有南下的商队,又不敢留您的书信怕万一弄丢了。何时有人南下,再来咱们府里求信带走。”

    蔡侍郎道“可是做怪这又是为的什么”

    管家哈着腰、低着头,闻言,稍稍抬头瞥了他一眼“说是福禄县令说,县里商贾之风太盛有意整顿,商人们害怕,且不敢贩运货物了。”

    “他们又不违法,怕的什么”

    管家赔笑道“凡长官一声令,底下人必然矫枉过正,怕的岂止是一位长官呢”

    蔡侍郎有点焦躁,道“简直荒唐你再去一趟,拿我的手书给他们,叫他们只管照旧。”

    “是。”

    从京城到福禄拢共两千七百里,一般人打个来回也得三个多月,这还是在没有生病、天气不好、道路毁坏、途中发生其他意外的情况下。

    蔡侍郎的信发出之后,尚培基收到消息也得一个多月将近两个月后了。在此期间,梧州会馆先是搪塞,说是不敢再发商队,想要听听风。来回磨了五天,才勉强接了这件差使。

    既然是商队,就不比专业的信差,载货走得就慢。

    眼见得梧州会馆出的糖一天比一天少,“名上实下,赔光基业”也传得大半个京城连同皇城内都知道了。尚培基一个字的回信还没来得及带回来,蔡娘子人在京城就听到了自己丈夫的新名声。

    蔡娘子年不过二十,知书达理、颇知世故,情知此事不妙,忙去求蔡侍郎帮忙。

    蔡侍郎道“你忙得什么上蹿下跳,生恐别人不知道如今谁知道他尚培基是谁倒是跳出来表白自己才会叫人记住哩我已修书一封与他,叫他不要生事。只要事情冷下来,这一任了结,再给他调个地方就是。”

    蔡娘子忧心忡忡“那么远的地方,坏话怎么就这么快传到了京城了呢会不会是有什么人在背后作怪”

    蔡侍郎道“妇道人家,不要多事这件事情我知道了,你回家好生呆着。”

    蔡娘子不敢接话,仍是觉得有问题,她不敢同伯父顶嘴,离了侍郎府就说“让会馆的人到家里来一趟”主事项大郎是福禄县人,她的丈夫正是福禄县令,不将人叫过来仔细问问,她不安心。

    蔡侍郎一面觉得侄女多事,一面却又修书一封,直接给了祝缨。祝缨是梧州刺史,福禄县有什么事当然要托到她的头上。蔡侍郎在信中极为客气,托祝缨代为“教导”一下尚培基这个“年轻人”。

    梧州会馆将这一封信传得就快了,这封信发得晚,却比尚培基早收到了三天。

    祝缨展信一看,问丁贵“这个名上实下,赔光基业我怎么没听说过梧州有这个说法吗”

    丁贵躬身道“有的不过都是外面街上胡传的,不值当让您老听着的。”

    祝缨道“是这样吗叫上司仓,咱们去福禄。我倒要看看,他是怎么赔光基业的。”

    “可是您就快要启程了,司户、司仓都在督促今年的秋税”

    祝缨道“唔,那就派司户佐、司仓佐去福禄查一下府库吧。”

    “是。”

    尚培基为今秋的粮食正急得一头汗,其他县据说都已经送到州城了,就他这儿收得慢。不是他不想,也不是百姓不想,是他的仓库坏了一些,没地方放了。

    正在着急时,刺史府派了人来查他的账

    尚培基大怒“我不过比别人晚两日,又未到期限,为何如此逼勒”他这几个月处处不顺,不免疑神疑鬼,觉得有人与他作对。

    刺史府出来的人比他还要横一点“咱们不查您今年的粮草,是问一下往年的。刺史大人收到一封信,说您把基业都赔光了,只好派咱们来看一看。”

    尚培基怒道“难道是怀疑我贪墨吗”

    “物议如此。”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