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r/> 祝缨道“都进来说话吧。”
依旧是她上座,莫县丞陪着,学生们都执弟子礼在下面行了礼。
祝缨道“都坐吧。”
她对这些人说话一句直接,先问离校的学生都在干什么,有没有不能离开的理由。学生们都说“只要大人有用得着学生们的地方,只管吩咐。”这话说得比梅校尉又真心得多。
又问“林八呢”
学生们面面相觑,低声道“他,回家了。”
“没去叫他吗我这两次回来都没见到他。”
一个学生低声道“还是为的他姐夫的案子,哦,为的黄家的案子。他他姐姐死了。”
“嗯”
另一个学生小声说“回娘家没几天,想不开,上吊死了。”
“去唤了他来。”
学生里一个人赶紧起身,跑到林家,将林八郎叫了来。林八郎比之前看着委顿了不少,蓄了须,看着比实际年纪大了一点。他低着头,向祝缨行了礼。
祝缨让他坐下,又问“你如今在做什么呢”
林八郎小声道“学生家里世代务农,如今便在家里帮忙。”他这帮忙也不是下地,就是收个租管个账,再给家里侄子开蒙等等。
祝缨道“有没有别的打算随我去州里,如何”
林八郎犹豫了一下,仍是摇头“学生习惯在家了。”
祝缨又问“你愿出仕为官吗”
林八郎小小激动了下,内心挣扎,犹豫的时间更久,最终还是摇头“学生自知资质不佳,又驽钝,情愿耕读传家。教家中子侄奉公守法。”他的姐姐到底是死了,他参与了办理那个案子。姐夫是错的,甚至外甥们的下场也有姐姐大闹惊动了天使的缘故。但是毕竟是他的亲人。如果姐姐还在,他也愿意出仕。姐姐死了,那就不行。
祝缨也不勉强他,命人将他送回。
清风楼里,众人一阵叹息。
祝缨道“各人有各人的路要走说回你们吧,读过的书、学过的本事都还记得吗”
学生们已隐约有了一点预感,都说“时常温习。”
祝缨道“当年办黄十一郎的时候,你们都是出过力的。你们的名字也都报上去过,当时朝廷自有考量,没有全准。如今你们大好年华,又读了这些年的书。就这么埋没了也是不应该。”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本来已熄得差不多的灰堆里又蹿出了小火苗。
祝缨道“当时虽然没批,我的奏本上都录有你们的名字,也算留了底。现问你们一句话是要背井离乡的,愿意离开吗”
已离校的学生中一个最活泼的说“只要大人吩咐。”
祝缨道“朝廷推广宿麦是我向朝廷建言的,如今福禄宿麦已计入粮税,是时候推广了。或许需要人,官职不会高,以后晋升也比经过考试的要慢、要难,还愿意吗”
离校的前学生们有点小激动,音调也有点变了“是”
祝缨道“别答应得太早,如今没做官,听说要做官就恨不得立时答应。一旦有了官身,所思所想就与白身不同,又要想着这样的出身升迁不如人,悔不当初了。”
前学生们争着表白“何敢如此”“大人造福一言,是我等表率,我等怎么敢只想自己官禄,而忘却百姓”
祝缨道“奏表我上了,朝廷能批几个,都要感恩。能出仕的,都要用心办事。运气不好的,也不许怨天尤人”
前学生们都说“是”
祝缨又看向了仍然在校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年纪都不算小了。考上县学的时候就得一十上下,如今又过了几年,都是一十多岁的青年人。又还没考上州学,再过两年也得回家吃自己了。但是他们又确实是能够做事的。
祝缨问道“你们呢有什么打算”
学生们互相看了一眼,由其中一人发言“学生们全听大人安排”
祝缨道“说心里话。不要因为是我在安排你们就都认了。若有自己的安排,只管讲,我不为难你们。不要彼此留埋怨。”
学生们在她面前比州学生还要放松一点“学生难道会比大人还高明要是自己没个主意,不如听有主意的人的。咱们信得过大人。”
祝缨笑骂一句“马屁精”然后又说,“如此,你们也与他们一样。”
学生们也高兴地答应了,且说“读书做官,也是为了造福一方,如今提前有了机会,一定用心。”
祝缨道“书还是要读的,万一谁的名字被漏了,书也误了,以后可怎么是好要沉得住气。设若这次不成,竟或没了心气儿,自暴自弃,则这样的人以后有机会我也是不会用的。”
学生们忙垂手道“是。”
“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告身下来之前,虽父母妻子皆不可对他们讲。今天的事情,谁传出去,谁就没有以后。”
“是”
“去吧。”
“是”
他们小声嘀咕,串通着回去要怎么说,最后都说“大人想起之前办案子时的事,叫我们叙旧。”
莫县丞仍留在了清风楼,低声说“就怕朝廷不答应。”
祝缨道“那是我的事。你且想你自己吧。”
“下、下官”
祝缨问道“邸报看了吗”
莫县丞忍气吞声“是。”
“新县令就要到了。”
“是。”
“要办好交割,不许给他挖坑。”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