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2章 东山再起的原型:谢安!  直播:我的海洋牧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吏部郎,也被他写信拒绝。”
    
    “有关官员上疏认为谢安被朝廷征召,历年不应,应该禁锢终身,谢安便放浪于东部的名胜之地。”
    
    “谢安曾到临安山,坐在石洞里,面对深谷,悠然叹道:“此般情致与伯夷有何区别。”!”
    
    “他又曾与名士孙绰等人泛舟大海,风起浪涌,众人十分惊恐,谢安却吟啸自若。”
    
    “船夫因为谢安高兴,照旧驾船漫游。”
    
    “风浪转大,谢安慢慢说:“如此大风我们将如何返回呢?”!”
    
    “船夫听从吩咐,立即驾船返航。”
    
    “通过这些小故事,可以看出谢安宽宏镇定的气度。”
    
    “最最重要的一点,谢安虽然纵情于山水,但每次游赏,总是携带歌女同行。”
    
    “美人相伴,欣赏美景,试问谁人不想拥有这样的生活呢?”
    
    “当官,哪有纵情山水来的快活!”
    
    “谢安虽然屡屡不愿出山,但当时执政的会稽王司马昱说:“安石既然能与人同乐,也必定能与人同忧,再征召他,他肯定会应召。”!”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他对谢安的器重。”
    
    “没办法,当时谢安的弟弟谢万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担负守边的重任。”
    
    “谢安虽然隐遁山林,但其名声超过了谢万,有任宰辅的声望。”
    
    “公元359年,谢万与北中郎将郗昙兵分两路,北伐前燕。”
    
    “谢万在北伐时不能抚慰将士,又误认为敌军抵达,导致手下士卒惊扰奔溃。”
    
    “至于谢万,也是单骑狼狈逃还。”
    
    “如果看在谢安的份上,当时可能就把他杀了。”
    
    “不久后,谢万被免为庶人。”
    
    “这件事情让谢氏的权势受到了很大威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此,谢安才开始有做官的志趣,同时也是为了恢复谢氏家族的威名。”
    
    “可是,当时的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由于他经常待在现如今的浙江省上虞市曹娥江中游东岸东山湖,成语“东山再起”便由此而来。”
    
    “到了第二年,谢安就应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邀约,担任他帐下的司马。”
    
    “谢安从新亭出发,百官都为他送行。”
    
    “御史中丞高崧对他开玩笑说:“足下屡次违背朝廷旨意,高卧东山,众人常常议论说,谢安石不肯出山做官,将怎样面对江东百姓!而今江东百姓将怎样面对出山做官的谢安石呢。”!”
    
    “谢安深有愧色。”
    
    “当他到桓温的府第后,后者十分高兴,二人畅谈生平经历,欢笑终日。”
    
    “离开后,桓温对左右说:“你们是否见过我有这样的客人?”!”
    
    “后来,桓温去谢安的住处,正碰上谢安整理头发。”
    
    “谢安性情迟缓,许久才理罢,让侍从取来头巾。”
    
    “桓温制止说:“让司马戴好帽子再相见。”!”
    
    “由此可见,桓温非常器重谢安。”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