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7章 你说是就是  龙御四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只见,易大红从玻璃柜里,取出来一个龙纹青花瓷瓶,放到韩浩辰面前。
    
    “韩公子,你瞧瞧,这是什么!”易大红双眉一挑,一副神神气气的样子。
    
    韩浩辰寻思,你问我跟问傻子有什么区别,我哪知道这是个啥玩意。
    
    “是什么?”韩浩辰问道。
    
    易大红看了眼楚阳,却是先向楚阳问道:“这位帅哥,你是行家,你应该懂这是什么级别吧。”
    
    楚阳淡淡一笑,他知道,这易大红是在试探他呢。
    
    这龙纹青花瓶子,从易大红拿出来的那一刻,光看瓶身,不用看瓶底,楚阳就看出了年份。
    
    这是个光绪年间的,青花传世龙纹棒槌瓶,虽然路分还行,但并不是官窑。
    
    并不是有龙纹的就是官窑,这得看胎质和青花发色,以及画工,是否达到了官窑级别,最后再看看底宽是否是真正的官字款。
    
    “帅哥,你可要看仔细了,你看看这底款,这瓶子的路分级别不用多说了吧。”易大红又将这个棒槌瓶倒过来,给楚阳看了看瓶底。
    
    只见瓶底,写着“大清康熙年制”六字。
    
    楚阳淡淡一笑,这个底款写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但并不代表就是康熙本朝本款的官窑。
    
    光绪时期,无论是民窑还是官窑,仿制康熙的瓷器比较多。
    
    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光绪在晚清时代,相比较而言,比晚清的其他几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强盛一些,历史上还有“光绪中兴”这一说法,再综合其他因素,光绪朝仿制康熙瓷器的现象多有发生,精品几乎可以乱真。
    
    因此光绪的瓷器,在行里还有“小康”之说。
    
    不过康熙的就是康熙的,光绪的就是光绪的,两者的市场价格,差别巨大,对于老行家来说,区分起来并不难。
    
    康熙和光绪的瓷器,在制作工艺上其实还是有较大差别的。
    
    就画工而言,康熙的瓷器线条流畅,特别注意起笔和落笔的顿挫,线条犹如钢条,直线和弯曲都刚劲有韧性。
    
    而光绪朝的瓷器画工,线条柔软,而且比较细,力度不够,虽然也有起笔落笔的顿挫,但是和康熙朝相比,就显得有些无力了。
    
    另外,两朝瓷器的釉质也有不同,康熙瓷器的表面多平整光滑,釉质较厚,而光绪瓷器的表面釉质就比较薄了。
    
    瓷器的特点,也能反应当时的国力和自信感。
    
    因此,刚才易大红拿出这个瓶子的时候,楚阳不用看底宽,就能判断出这是光绪的瓷器。
    
    有些人鉴定瓷器时,经常要看底,他们如果不看底,就很难鉴定真伪,其实真正的高手,光看表面的釉色和胎质,就能准确的断定朝代。
    
    易大红拿出来的这个青花龙纹棒槌瓶,画工和胎质其实已经很细了,只是距离官窑还有一点差距
    
    虽然底下写有六字款“大清康熙年制”,但是这六字款写得不够规整,也缺少神韵,不仅和康熙本朝官窑款没有关系,和光绪本朝官窑款也没有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每个朝的官窑款都有各自固定的写法,提笔落笔的顿挫,都有其共同点,也有各自的特点。
    
    楚阳见了这底款,更加肯定,这是一件光绪民窑仿康熙官窑的,青花龙纹棒槌瓶,虽然既不是康熙官窑,也不是光绪官窑,但是仿的很精细,路分并不低,即使是仿制的,在古代也不是普通人能够用得起的。
    
    而楚阳也明白,易大红之所以让楚阳看,不光是试探楚阳的水平,也是想看看楚阳是想多管闲事还是选择旁观。
    
    楚阳估计,这瓶子市场价位,在三十万块左右,难道易大红要拿这个花瓶,与韩浩辰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