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可惜!”
“可悲!”
“活到四十六岁,在古人中,也算不错了!”
“谢玄的墓地在哪里?想去祭拜一下!”
直播间的观众们有的感叹,有的疑惑。
江南讲解道:
“谢玄墓址有两处。”
“一说在南京市徐府西园中凤游堂后。”
“建园取土时,曾见其墓石,确认为谢玄墓,于是将其掩埋。在园东南有谢玄庙,庙中有侍郎罗玘所撰碑一通。”
“另在上虞县也有一处谢玄墓,”
“根据《会稽志》记载:谢安墓在上虞县西北四十里。”
“当然,真实性还有待考究。”
“关于谢玄,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
“传闻他酷爱钓鱼,每每钓鱼大有收获,则做成腌鱼送给亲友。”
“《全晋文》收入他十篇文字中,竟然有四篇都与钓鱼有关。”
“正因如此,他曾被王珉取笑为“吴兴溪水中钓鱼的羯奴”。”
“还有吴兴的太守“晋宁侯”张玄之也与谢玄一样,以才学显名。”
“从吏部尚书任上与谢玄同年到会稽郡做官。”
“因此,他们被人称为“南北二玄”。”
讲完谢玄,江南马不停蹄的就开始讲起谢安。
“谢安字安石,出身于名门世家。”
“其父谢裒,官至太常。”
“谢安四岁时,名士桓彝见到他,大为赞赏,说这孩子风采神态清秀明达,将来不会比王东海差。”
“而他所说的王东海,是东晋初年的名士。”
“在童年时,谢安就表现出超乎同龄人的神态沉着,思维敏捷,风度条畅,工于行书。”
“在少年时,便得到名士王濛及宰相王导的器重。”
“且已经在上层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然而,谢安并不想凭借出身、名望去猎取高官厚禄。”
“朝廷最初征召谢安入司徒府,授任他佐著作郎之职,都被谢安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了。”
“后来,拒绝应召的谢安干脆隐居到会稽郡的东山。”
“每日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频繁交游。”
“或是出门便捕鱼打猎,或是回屋就吟诗作文,反正就是不去当官。”
“当时的扬州刺史庾冰仰慕谢安的名声,几次三番地命郡县官吏督促逼迫。”
“谢安不得已,勉强赴召。”
“仅隔一个多月,他又辞职回到了会稽。”
“后来,朝廷又征召他为尚书郎、琅玡王友,谢安一概推辞。”
“吏部尚书范汪举荐谢安为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