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7章 救灾方式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大明不缺钱。
    花点钱赈灾,问题不是很大。
    朱炫和朱松他们随便拿一点收益出来,也足够大明救济灾民,但救济的物资,不是凭空可以变出来。
    比如说御寒衣物,就算朱炫的机器日夜生产,缝纫机都踩冒烟了,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制造能供给整个大明北方所有贫苦百姓的衣物。
    即使可以提供,但是运输呢?
    救灾物资的输送,在冰天雪地里也是个麻烦,有一些被冰雪封锁的道路,连通行都成问题。
    胡广听了朱炫的话,顿时沉默下去。
    “乖孙打算怎么办?”
    朱元璋不禁皱起眉头。
    如今寒灾,问题好像要比旱涝等更严重。
    若是处理不好,只怕还会影响大明国祚。
    “孙儿认为,胡大人的建议,还是有可取之处。”
    “比如说御寒衣物,孙儿等会就让人到苏州府、福建等地,告诉那里的工人,集中我们所有的布帛、棉花等物资,再从广州调配好几船的棉花回来,尽量缝制棉衣。”
    “对于现成的棉衣,孙儿全部征用了。”
    “尽可能地,往北方受灾的地区运输。”
    朱炫说道。
    胡广听了便提出疑问:“殿下说得很对,但冰天雪地,御寒衣物不便运输,海运的话是很方便,但也仅限于沿海地区。”
    朱炫说道:“内陆的运输,确实麻烦,但再麻烦也得做,总不能继续出现冻死的百姓吧?”
    胡广微微点头,救灾是一定要救。
    “其实有一样东西,可以很好地,融化冰雪,便于运输。”
    朱炫又道。
    “什么东西?”
    朱元璋问完了,又是欣慰。
    现在的乖孙,越来越为百姓考虑,这一点和他差不多,可以成为一个及格的皇帝,他也算是把乖孙教导出来了。
    “盐!”
    朱炫说道:“这是我们科学阁最新的研究结果,皇爷爷可以让运输的队伍,带上大量的盐,化掉冰雪就能赶路,我们大明现在也不缺盐。”
    对于盐能化了冰雪,朱元璋他们不理解其中原理。
    但这是科学阁的研究,那么基本不会有问题。
    毕竟科学阁,连飞天的东西都能做出来,还有什么是科学阁做不到的?
    “你愣着干嘛?还不快记录下来!”
    朱元璋先是点头,再看到胡广愣在原地沉思,差点就一只鞋往胡广砸过去。
    “臣,领命。”
    胡广赶紧翻找了一下,找到笔和纸,把朱炫说的内容记录下来。
    文华阁是老朱日常看奏章的地方。
    朱炫为了皇爷爷考虑,在文华阁内,也铺设地暖,这里还是很温暖的,胡广的手没有被冻僵,动作还是挺麻利地记录。
    不过,胡广又问:“殿下那个,会飞的东西,能不能用来运送物资?”
    如果用这个来运,速度可能更快,还不受积雪限制。
    “不行!”
    朱炫摇头道:“热气球对天气的要求很高,载重不能太大,成本比较高,无法用来运输。”
    闻言,他们只能,把这个想法放下。
    “除了御寒衣物,刚才胡大人还提到,烧炭取暖,木炭的价格有多贵,胡大人应该清楚?制造木炭,需要砍伐树木,成本不低,我认为发放木炭不行。”
    “我们工厂那边的煤,更合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爷爷应该听说过,现在勋贵里面流行的暖炉吧?其实也是科学阁的东西。”
    “暖炉烧的就是煤,这东西被科学阁的人改良了,不会再有浓烟滚滚,并且更耐烧,取暖效果更好。”
    “文华阁的地暖,就是用煤烧出来的。”
    朱炫继续说道。
    “真的?”
    朱元璋当然听说过,那些暖炉的事情,但是很快又皱眉道:“乖孙的煤,要从安南等地运输过来,路途更加遥远,运输麻烦,走完了海运,还得再走陆运。煤炭比御寒衣物,要重很多,运输一定更不便利,等到煤运输到北方,只怕冻死的人,已经多不胜数。”
    木炭制作,是比较难,步骤复杂。
    但是这些炭,都是当地的百姓,出城到外面砍伐树木,烧出来的。
    需要的时候,往城内一送,木炭便如此到位,要比远距离运输的煤方便太多。
    “皇爷爷,也不一定没用。”
    “太原、大同等地,根据孙儿的勘测,地下埋着的都是煤。”
    “只要孙儿派出几个团队北上。”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