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0章 家乡  我在聊斋修功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些年,宋玉善也不止一次的想过徒弟的事。
    是何年岁?是男是女?是什么样的性子?天赋如何?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遇到?
    全都一无所知。
    但想必,能叫她起收徒的心思的,必定是非常好的孩子吧!
    她怀着对徒弟的期待,前往了扶水县。
    飞到记忆中的地方的时候,宋玉善看着下面这座陌生的大城,最先冒出的想法是:“这是扶水县城?”
    下面的城池,城楼高耸,巍峨雄伟,街道宽敞,行人如织,青砖黛瓦,古朴庄重。
    比记忆中的扶水县城大了数倍,也新了数倍。
    变化最大的要数码头。
    宽敞的码头边,停靠着好几艘大船。
    有客船,有商船。
    要不是官山、扶水,变化不算大,还能看出过去的样子,城门上赫然写着“扶水县”三个大字,宋玉善都不敢认了。
    她忽然想起几百年前,庆叔的来信。
    说宋家书坊已经成了县里的支柱产业,县城七成百姓,都在书坊中做工。
    下面乡镇的百姓,在县城打工赚了钱,也留在了县城。
    给员工的安置房不够用了,厂房也不够用了。
    以前买的地,已经都用完了。
    当时她大手一挥,就给扶水县拨了一大笔钱,叫买地规划新厂房和员工社区。
    苦了什么也不能苦了手下的人。
    扶水县的书坊,可是供应了九州阴世书局九成以上的书本纸张消耗啊!
    后来好像是有回信说,书坊重新规划,修缮扩建了扶水县。
    要不是今天看到,宋玉善都忘了这回事儿了。
    虽然家乡已经和记忆中不同了,但宋玉善却为家乡高兴。
    扶水县的百姓,明显比几百年前,过得更好了。
    “小姐你看?那处是什么地方,好多人!”金叔指着城中一处街道说。
    宋玉善看了过去。
    那条街,真的人满为患,十分显眼。
    而人群最密集的地方,是一面高高的院墙。
    人们都等在院墙下。
    还有县衙的人在维持秩序,拥挤但并不混乱。
    院墙属于一个很大很大的院子,格局不像是宅院。
    飞到那附近,看向院子大门上的牌匾,“管事学堂?”
    管事学堂也扩建这么大了?
    宋玉善算了算今天的日子,明白这是在干什么了。
    正要说什么,就听到一声锣响:
    “管事学堂放榜啦!”
    好几个穿着同款服饰的人,在那高墙上,张贴了一张大大的红纸。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宋玉善这才跟金叔说:“这天是管事学堂招生放榜日。”
    和最开始,想要上学,就可以报名,从启蒙开始教起不同。
    管事学院走上正轨后,就将蒙学堂从真正教各种管理知识的管事学院分了出去。
    从此基础启蒙都在宋家蒙学堂上。
    蒙学堂还是只要报名就可以上,学费只需要出课本和纸张笔墨的成本费,出不起,还可以赊账。
    但管事学堂却增加了入学门槛,需要蒙学堂毕业,再通过管事学堂的考试后,才可以入学。
    只是宋玉善也没想到,管事学堂的入学考试放榜场面,竟然和县试放榜有的一拼了。
    可见管事学堂办的有多成功了。
    放榜没多久,城中各处,就陆续放起了鞭炮,都是家里有孩子被录取了的人家。
    整个县城,都为管事学堂放榜这件事热闹着,庆祝着。
    宋玉善记得,放榜这几日,书坊是放假的。
    她找到了已经扩建成一个大园区的书坊所在,果然停工放假了。
    “小姐!这扶水县的变化太大了,宋府在哪儿呢?”
    金大看了半天,都没找到原来的宋府所在。
    “在那呢!”宋玉善指向一处:“看不到内里的那处,上次我回来的时候,布置了阵法的!”
    其实要不是那处阵法,她估计也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家门了。
    主要是周边的街道,房子,似乎都重建过了。
    这倒也正常,毕竟已经过去好几百年了。
    当初的街坊邻居,早已经不在了。
    而且那周围的宅子,都又大又阔气,衬得原本不算小的宋宅,看起来像个小院子似的不起眼。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