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0章 火车站血战(一)  从亮剑开始的诸天兵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轰!轰!”
    两枚九一式手榴弹在接触炮楼的时候发生了爆炸,有一枚直接撞在了炮楼的墙壁上,把外墙炸掉了一层灰,并未影响里面的人。
    而另外一枚九一式手榴弹却在一处射击口附近爆炸,散射的弹片波及到了射击口的一名尖刀连士兵。
    “明志,快给明志包扎!”
    班长看到倒在血泊中但还有气的明志,连忙大喊。
    很快,一个客串医护兵的士兵拿着急救包死死地摁在明志的伤口,然后用绷带快速把伤口缠住。
    至于进一步的伤口处理,这里并不具备条件。而且外面都是鬼子,他们也撤不走了。
    “班…班长…”明志一边吐着鲜血,一边面向班长喊着。
    “什么?你别说话。”正在用一挺轻机枪杀敌的班长哪里听得清明志的话,只知道对方在说话。
    过了一会儿,一个弹夹打完。
    趁着换弹夹的时候,明志继续说,“班…班长,给我几颗手榴弹,让我守楼下吧。”
    班长听清了,整个人看向明志愣了一下,看到已经鲜血不断渗出的明志,班长犹豫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来人,把明志抬到一楼去,给他几颗手榴弹。”
    两
    名战士一听,虽然不舍,但还是快速把明志抬了下去,就靠着梯子放着。
    看着伤势严重的对方,两名战士敬了一个军礼就快速回到楼上继续作战。
    而明志仿佛并未听见外面激烈的枪声,而是把手榴弹都放在身前,然后一个个把后盖打开。
    而鬼子的强攻仍在继续,哪怕是付出了不少的代价,也依然在想办法拔除这个火力点。
    如今的小鬼子对于掷弹筒的使用早就不如抗战之初了那么娴熟了。
    因为掷弹筒跟轻型迫击炮还是有些区别,不像迫击炮那么容易瞄准,若是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是很难掌握精度的。
    而抗战初期那批精锐的鬼子掷弹筒手,一部分折损在中国战场,大部分则是去了太平洋战场,也基本都快报销了。
    谁让他们的敌人是老美,能用炮火炸,就不会用人去冲锋。掷弹筒这种武器除了开始给美军带来了不少伤亡外,后面都被美国的炮火洗地给教训了。
    所以在交战开始这几分钟内,日军用掷弹筒发射了多枚九一式手榴弹,但都没能直接飞入炮楼内部。
    鬼子掷弹筒手多是新手是个原因,也有天太黑,不好瞄
    准。
    不管怎么说,这也让炮楼里的尖刀连多坚持了一会儿。
    过了大约十来分钟,一枚九一式手榴弹被送进了炮楼露天的第三层,爆炸直接让上面的两名八路军战士一死一伤。
    “炮呢?我们的火炮呢?”战斗打了都快十分钟了,自己这边的炮还没开火,李莽顿时大怒起来。
    “连长,好一点的炮兵都去了装甲列车那里,剩下的都有些不熟练,马上就好了。”一名炮排的班长连忙解释。
    “让没良心炮快点开炮,我们需要支援炮楼那边的战斗。”李莽大声吩咐道。
    “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急促的电报声在太原第一军司令部响起。
    本来吉本贞一都在睡觉了,但还是被吵醒。
    这几日,正太线以及北同蒲线的战斗并不乐观。
    虽然从大同南下了两个联队外加一个独立步兵旅团,但遭到了八路军疯狂的阻击,整个南下支队的进军很慢。
    潞阳县城也被八路军攻破,南下支队失去了配合。
    除了这个,就是中央军和晋绥军也有参战的。
    晋西北没多少中央军的部队,晋绥军倒是有一些。
    中央军都陆续参战了,主要还是为了策应一下豫中的
    战事。
    虽说豫中的战事随着洛阳的失陷告一段落,但国军遭受重大失败后,也不好给全国人民交代,加上为了确保灵宝、潼关的安全,国军就集中了五个师的兵力开始反击。
    他们要求也不高,没打算收复洛阳,但也要收复一些失地,让面子上好看一下。
    加上长衡会战的爆发,重庆方面也希望华北这边可以搞点大动作,既然晋绥军没胆子,那就支持八路军。
    支持八路军也是无奈之举,谁让山西的国军除了晋绥军外,中央军没什么力量。
    既然八路军愿意去死磕日本人,重庆方面也乐于看见双方拼个你死我活。
    除此之外就是下令绥远的国军可以趁机反攻,毕竟驻蒙军主力南下,绥远和大同北部的日军力量很虚弱。
    晋绥军这边大部分都没参战,而是主动避战,也就楚云飞的三五八团,以守土之责为由,在日军对安化县城发起进攻后,就全团主动出击,跟日军交起了火。
    毕竟三五八团是可以马上扩编为师的部队,五千兵马,还有一个炮营,在装备上并不比日军一个联队差。
    他们面临的日军也不是日军主力,又占据地理优势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