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中矩,不少的消费者实际上也是询问,甚至下了意向订单,但是这和庞岩论预期的直接火爆差距大了!
反倒是他们另外一款参展样车引起了市场的巨大反响!
这是一款高性能轿车,代号飞马,从这名字就可以看的出来,这玩意跑的特别快。
但是,这并不是他们预计推出的量产车型,而是一款概念车,只有一个试验样车而已,纯粹是为了体现他们扬州机械公司强大技术能力,从侧面反映他们双马牌轿车驾驶操控性能有多好的。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几乎所有人来到他们公司的展台,看的都是这辆双门双座敞篷轿车……
而绝大部分人看到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太漂亮了,再详细一问,然后都会感叹,这性能太强悍了……
能不漂亮吗,这就是一款试验概念车,设计师们是怎么好看怎么设计,完全不考虑实用性,要不然为啥只有两个座位。
性能能不强悍嘛,扬州汽车公司就没考虑过把这种试验概念车进行量产,设计的时候根本就不用考虑成本,性能能做多好就做到多好,以至于搞出来的数据参数直接爆炸……
但问题是,就算在展览里直接爆火了,这车也没法卖啊,因为扬州汽车公司之前就没有考虑过量产。
这只是一款概念车……
但是,扬州汽车公司精心准备的双马牌轿车并没有大爆,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纵然收获了一部分人潜在客户的注意力,但是远远无法支撑起扬州汽车公司的野心。
这种情况下,扬州汽车公司也就是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了原本没预计推出市场的概念车飞马上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时也是召集了技术部门的负责人,询问这个概念车到底能不能量产,量产的话成本有多高。
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对此很无奈:“我们之前就没有考虑过把这车推向市场,所以上面应用了很多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的技术,不管是上面搭载的四缸三十五匹马力的发动机,还是四挡行星变速器都还是试验产品,表面性能虽然强悍,但是故障率极高,不具备实用性,这车真上路跑的话,顶多跑几个小时就得趴窝……”
庞岩论却是不在乎什么难度,眼看着飞马这款概念车引起了轰动,不管如何也得拿出来推向市场啊!
再者,市场方面调研后反馈出来的数据显示,喜欢飞马车的客户群体都是年轻客户,或者说是年少多金的客户,这些人对那些传统的汽车没啥好感,虽然他们大多都有……
而这些人对飞马车的最大好感乃是外观,至于性能还得排在第二位。
庞岩论根据了市场的调查报告,下达了新的研发任务:在保留外观,以及尽可能的保留操控性能的前提下,做出一款量产车来。
很快,扬州汽车公司的人就是拿出了设计方案!
他们的方案简单无比,直接把四缸三十五匹马力的发动机拿掉,换上了一款双缸发动机,这发动机其实就是双马汽车上的发动机。
再把三挡加倒退挡的行星变速器拿下来,换上二挡加倒退挡的变速器。
把这两大部件换下来后,其他方面也是应用目前能够量产的技术。
于是乎庞岩论很快就是看到了一款外观上和之前的飞马概念车一摸一样,但实际上内部完全大变样的四轮双座敞篷车。
如此一来就能够量产了,而且成本也是大幅度降低,哪怕是预定售价超过两千乾元,他们也有极大的赚头。
庞岩论看到这车后,直接拍板,下一阶段扬州汽车公司全力主推的车就是它了。
为此,他还让市场销售部门,给这款车制定划定了一个全新的汽车分类:跑车!
扬州汽车公司在松江汽车展览后,陆续向市场正式推出了两款车型。
第一款就是他们的双马轿车,这是一款非常标准的,面向于中产家庭的汽车,强调乘坐以及操控的舒适性,性能方面也不差,不过在售价有些略微有些高,普通版本售价都要上千乾元,虽然凭借着技术以及工艺等,收获了一些客户,但是整体而言,市场反响很一般,并没能达到扬州汽车公司的庞大期望。
调查过后,他们发现,市场定位还是出现了错误,人们虽然更喜欢舒服的轿车,但是人们更喜欢便宜的轿车……
尤其是他们的目标客户,也就是那些中等收入家庭里,数百乾元的价格差,足以让他们放弃双马轿车,转而选择中原汽车公司或启翔汽车公司的中低端轿车了。
而推向市场的第二款车型,就是他们根据在汽车展览上,非常受欢迎的高性能轿车的概念车改进而来的飞马牌轿车。
这一款双座双门的轿车,带有和关合的软顶车篷,配属大马力的高性能发动机,超控性能良好。
而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车漂亮……
当代的汽车,外观上依旧没有摆脱马车的外观,不管是敞篷车还是所谓的厢型车,其实整体外观上,依旧和传统的马车外观很相似。
但是这款飞马汽车,其外观比较独特,整个汽车是一体化的,不会和很多汽车一样,连发动机都露出来,同时如果把软顶棚盖上的话,那么整个驾驶舱是属于完全封闭的。
这种一体化,再加上流线型的车身设计,让这车给人一种非常漂亮的感觉。
而这车正式推出市场后,立马就引起了火爆,哪怕是售价两千多乾元起步,高端版本的甚至需要三千多乾元,但是依旧吸引了一大批的订单。
靠着这款车型的成功,扬州汽车公司才算是在整车汽车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至少花费了大价钱建立起来的汽车工厂以及配套工厂,不会因为订单不足而无法开工甚至倒闭。
如此的扬州汽车公司实际上已经是很难得了,这几年来,不知道多少大企业都涉足了汽车产业,但是能够真正杀进去并立足的,到目前为止,也就只有一个扬州机械公司而已。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