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进攻。
至于那几座大城,更是让蒙古人望而生却,连进攻的念头都不敢生出来。
大乾应用棱堡虽然晚一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乾的棱堡城防体系一直都是在发展,改进。
尤其是当大乾军方自身大规模普及应用了榴弹之后,为了防备重炮轰击的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榴弹的轰击,大乾军方修建的棱堡,在传统的棱堡防炮工事上,还逐步改进,发展出来了堡垒式的防炮工事。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给防炮工事加一个顶盖而已,正面的厚实城墙用来抗实心弹,顶部的工事用来防备榴弹的轰击。
同时通过小炮洞以及枪口向外射击!
这也就构成了比较特殊的防炮工事,而这种工事在目前来说,基本上只有大乾军方自己这么搞,因为大乾军方深刻的知道榴弹的威力。
尽管这年头的榴弹基本没啥穿透力,因为炮弹的弹体抗压能力不行,再加上引信也不怎么可靠,如果弹体变形的话大概率就会变成哑弹。
所以要么是采用身管比较短的火炮进行发射,而大乾陆军即便是用大量的二十倍口径以上的火炮进行发射,但是发射榴弹的时候往往会采用减少发射药的方式。
如此也就造成了发射榴弹的时候,其弹道比较弯曲,而弹体比较薄,穿透力也不行,榴弹只能是在工事的表面爆炸。
要防这种榴弹其实也很容易,直接在顶部加一个稍微厚一些的顶盖工事就行了。
人家明军在十几年前,面对唐军的榴弹,就已经是这么干过了!
后来大乾陆军在修筑工事的时候,也是比较注重顶部防御,所以往往会在防炮工事里加上一个顶部工事。
葡萄牙人在马六甲修筑的棱堡,很大程度上就是照抄的大乾棱堡,其主体虽然传统的棱堡,但是在一些特殊部位,却是效仿大乾的棱堡,构筑了防备榴弹的顶盖工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突出的炮台就是典型!
在炮台的头顶加顶盖以防备榴弹、榴散弹的炮击,这可是大乾军方修筑永久要塞时的标准设计。
而在马六甲的葡萄牙人,显然是把这一招给学了过去!
唯一让攻城的大乾陆军将领们安心的是,这些葡萄牙人显然是没有打算什么都照抄大乾军方的棱堡设计,只是在这些突出的炮台上这么设计,而棱堡的主体建筑,尤其是城墙部分的炮台,还是和传统的棱堡一样。
此外这些空置,并通过炮口进行还击的防御工事,其正面防御能力也是比较薄弱,比较要想让火炮顺利瞄准并发射,火炮正前方的防御工事,是不可能和城墙一样修好几米甚至十几米厚的。
这也就给了加农重炮机会!
之前大乾的攻城部队并没有发现这一点,如今发现了后,很快就是汇报了上去,后方的炮兵指挥官们,当机立断,立即就是转换了炮击方式。
中小口径的火炮继续发射榴弹压制敌军,而大口径的加农重炮,则是迅速换装实心弹,并且适当增加发射药,以加大实心弹的炮击动能。
而这些发射实心弹的加农重炮,其目标就是马六甲城城防体系里的其他几个突出炮台,以及部分有类似防榴弹炮击特征的工事。
后续效果如何,身在前线的李文喜自然是不知道的,现在的他刚带领部队拿下这个突出炮台,正准备朝着前方二十多米外的主体城墙发起进攻。
突出炮台和主体城墙之间,也是有着城墙相连的,其通道就是在这一短短短二十多米的城墙里,但是这段城墙通道没有任何的阻拦,对面的葡萄牙人凭借着一道坚固的胸墙工事进行防守,这想要冲过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但是战斗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是说遇到一点的困难就退却的时候了。
李文喜上尉简单的观察并分析了局势后,就是决定采用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暴力的方式:刺刀冲锋!
在这种情况下,慢慢和对面对射,或者是调用散弹炮,又或者是当重甲部队充当前锋之类的都不靠谱,因为时间不允许!
战机稍纵即逝,现在对面的胸墙背后估计也就是只有百来个葡萄牙士兵而已,但是再拖个三五分钟,对面出现好几百个葡萄牙士兵,李文喜上尉都不会觉得奇怪!
所以李文喜根本就没有犹豫,直接就是下达了刺刀冲锋的命令!
突出炮台距离主城墙不过短短三十多米的距离而已,一个冲锋就杀过去了,哪怕是对面有不少的葡萄牙人会动用散弹炮以及火枪进行拦截射击,但是短短的冲锋时间里,他们顶多也就是只能开一轮炮,打一轮火枪而已。
只要撑住第一波敌人的火力,那么接下来就将会收获一场胜利!
再一次连续深呼吸数次后的李文喜,再一次举起了指挥刀,然后带着他的掷弹兵冲了出去!
掷弹兵在这狭小的城墙通道上超前奔跑着,他们几乎人挤人,肩并肩,因为这是属于短距离的冲锋,他们甚至都是被严令禁制开枪!
“冲过去,距离二十米扔手榴弹,然后直接用刺刀解决残敌!”
这就是李文喜给麾下的部队下达的命令!
简单而粗暴!
但是在这个时候,却是最有效的方式!
看见两三百人密密麻麻的冲上来,对面防守的葡萄牙人慌忙的开炮的开炮,开枪的开枪,不可避免的,他们的开火也是让冲在最前面的十多名大乾掷弹兵倒了下去,但是更多的掷弹兵们却是端着上了刺刀的火枪冲了上来!
“手榴弹预备!”
“投弹!”
随着率领冲锋的几个军官们相继下令,一片片手榴弹被投掷了出去,越过了二十多米的距离落在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