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二十八章 可诈称八十万的军队  明末大寨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签署总指挥令,大军即刻备军北上,不过却称不上拔营。

    因为这里的大营,后续会为齐岐山继续使用,所以一切防备,并未拆散,反而被继续加固。

    齐岐山所在,乃是后勤中枢,同样非常重要。

    大军只是度过济水,并且加固各路桥梁,然后于济水北岸三十里之外,继续扎营。

    然后平静的等待,大军集合而已。

    而又等待了两日,等到全军集合,再度北上之后,气氛就彻底不同了,因为从这一日开始,因为从此刻开始,大军彻底远离城池,将主力部队暴漏在野外,同时也暴漏在明军骑兵的打击范围之内。

    而且,随着原本驻扎在各个城池内的军队集合在一处之后,北上的军队也显得杂乱而庞大起来。

    换个楚行一直极其厌恶的词汇,那便是冗兵。

    当然,这里也不得不慨叹一声,上天是钟爱有准备的人的。

    就在大家准备看陈先赟笑话的时候,这位陈总兵,似乎早有准备一般。

    他亲自指挥,从凌晨指挥到了天亮,花费了半日时间,将部队进行了统一的安排,一旦遇到问题,他会第一时间冲过去,与将领沟通协商,并不是一味的拿着他前敌总指挥、总兵的官威去压迫,而是说事实,讲道理,让将领明白这般做的意义,好处,得到其尽心尽力的配合。

    即便是一向是不服气陈先赟的陈二黑,都不得不感慨,昔日里心高气傲,锋芒毕露的陈先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名心中有沟壑韬略的统帅。

    这种蜕变,他昔日里,只有在李大虎身上见过。

    陈先赟的行径,也确实惊艳,他并未采取传统省时省力的一字长蛇阵的行军方式,而是让陈二黑兵团的野战旅部分兵马列阵在前与工兵一路开道,修桥铺路,扫荡敌方侦察部队,乙等作战旅随后,山东各地的义勇军、治安军分别列三路军出阳谷、朝城、莘县,做好大军的拱卫,民夫、辎重部队居中,最后虎贲旅、苗人凤部、李牟部在后压阵。

    非只如此,这位新上任的陈总兵,还下了命令,要求各部队中,行军时务必长枪兵列阵在线,弓箭手、火铳手押后,各部辎重车辆、战车列阵左后,并且要求各部将骑兵集中在右侧。

    这是防备骑兵突袭的典型行军阵型。

    但是,说句实话,在此之前,大家都是抱着看陈先赟笑话的心态在配合的。

    毕竟在这之前,即便是以战斗力闻名于天下的第一兵团,也没有能力组织这么庞大一支军队,林林总总将近十万人的队伍,统一指挥下行军有度。

    此外,还要将宝贵的骑兵调度出去,统一管理,这对于大乾来说,并不稀奇,但是这么大规模的骑兵调度,还是第一次。

    但是,得益于王上一声不吭亲自落在最后压阵,还真就将骑兵调出去了,也真就这么把行军序列给摆出来了。

    当然了,这一切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第一次集体行军,几乎忙碌到了傍晚才开始出发。

    然后大军折腾到了天黑,才前进了看看十里地,便匆匆的在辅兵们置办好的大营里歇脚。

    这一日折腾,与其说是行军,倒不如说是检阅部队!

    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别人不清楚,这一日一直在胡爷大旗下默不吭声的楚行却是早在一开始就醒悟过来——他清楚的意识到,陈先赟不止是要防备骑兵突袭,也不止是要强化自己权威,更多的恐怕要弄清楚各部战力和实际数量。

    而巧了,楚行也想知道,于是他派出了刘必显和申济芳,领着军机处的许多文职一起行动,先从同样充斥了许多随军思想教官的主力部队开始,全面点验部队。

    实际上,一直到了此时,这位王上,才通过这种方式,借助陈先赟搞出来的统一行军序列,弄清楚这一支复杂大军的具体人数。

    没错,这支大乾联军号称十万大军,但是很显然,各部队除了第三兵团之外,良莠不齐,编制不一,不聚集到一起正面数一数,以至于楚行都不知道自己手里有多少部队,而且这些部队具体是什么样子。

    而经过刘必显与申济芳等人顶着烈

    日、近乎一整日的辛苦查验,临到十里外的那个预定营寨之前,多少是计算除了一个只能说还算差强人意的结果:

    其中,苗人凤的部队,经过整编之后,剩下堪堪六千人,毕竟吗,这支部队经过闹饷事件之后,肯定是要经过一番裁汰的,而且大乾的军队,本来也是要求去粗取精的,不可能苗人凤把部队拉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子,这不符合大乾的规矩。

    大乾的救民会和情报组织,自然是要深入其中,将那些不符合大乾体系的人,一一踢出队伍。

    但是湖广、河南的起义军非常多,即便是踢出了一部分,也有新兵营可以吸纳新兵,可以迅速补充队伍。

    但是从行军的部署来看,苗人凤的这支部队,也暴漏了很多问题。

    那就是这支部队,靠着苗人凤的私人权威建立,所有人都知道,苗人凤在军中有着无上的权威,而且苗人凤虽然对于大乾的忠诚没有问题,但是在领兵上,却非常严厉,且有着心眼如同针眼大小的外号,所以对军队抓的非常紧。

    这也是野生将领一贯的问题了。

    前些时日,楚行借助闹饷事件,杀了一批军官,派遣了大量的思想教官和虎贲军出身的军官,才改变了一些这支部队的习性,可是没过多久,这些军官便因为与苗人凤的习惯不一致,而迅速遭受到了排挤。

    而且根据刘必显汇报,苗人凤似乎非常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他不仅仅跟大乾派出的军官关系不一般,甚至于跟他之前招募的将领关系也不咋地,甚至于因为争强好胜,发生过与部下,在军中擂台直接脱了军袍殴斗一较高下的情景。

    但是不管如何,刘必显还凭借着个人极其高的武力值,控制着军队。

    而且因为楚行的优待,以及刘云龙的支持,军中的着甲率极其高,将近五成,而且因为是在厮杀之中残存下来的起义军,其部战斗力非常高,极其类似于第三乙等作战旅。

    而相对而言,齐岐山招揽而来的三个万人队,因为其本身就出身于山东,虽然时间可能短一些,但是经历的是正统的大乾的新兵教育,其战斗素养、纪律,都相当不错,而且武器装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