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49章 整体动员体系  明末大寨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千多人的总兵力、三十六门七十五毫米野战炮、十八门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五十二挺重机枪、十八门一百二十毫米速射臼炮、十六门八十毫米速射臼炮、二十四门六十毫米速射臼炮。
    和旧编制对比,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炮兵编制有所变动,把以往师属炮兵部队里的七十五毫米榴弹炮替换为一百零五毫米的榴弹炮。
    这七十五毫米短管榴弹炮的性能有些尴尬,说它是轻型火炮吧,这破玩意也有四五百公斤重,可别指望能够进行快速机动,说它是中型火炮吧,这破玩意有效射程只有区区四千米。
    当野战炮用吧,有效射程太短,别说新型的野战炮能吊打它,就算是已经打算退役的野战炮也能吊打它。
    当轻型火炮用吧,直接用七十五毫米步兵炮得了,步兵炮重量轻轻得很,一共也才两百五十多公斤,还能那炮管和炮架、轮子拆开来进行机动,能马拉能人推,情况紧急的时候,找多几个炮兵一起抬,都能直接抬着走……
    而且别看它小,重量轻就性能渣渣了,人家好歹也是后装线膛身管火炮,两千米范围内指哪打哪,命中精度可比那些前装滑膛炮管的速射臼炮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不过最关键还是陆军将领嫌弃新型榴弹炮的口径太小,威力太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毕竟这玩意是榴弹炮,射程没法和野战炮比,只能靠曲射炸人,这口径小了,威力小了可没啥用了。
    恰逢这个时候,重建中的金陵机器局那边的设计师们搞出来了一款一百零五毫米的榴弹炮,于是乎陆军就是正式决定了,扔掉低不成高不就的七十五毫米榴弹炮,直接在师属炮兵团里配属一个营的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
    这个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陆军就喜欢多了,这玩意的有效射程达到了五千五百米,虽然沉重了点,但是陆军方面表示没压力。
    从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的装备,就可以知道大乾陆军对大口径火炮的偏执有多么的热烈。
    大乾帝国陆军,一向来都是大口径火炮的忠实信徒。
    因为步兵师的规模比以往的时候,还略微增加,为了控制军的规模,大乾帝国陆军决心削减军的编制。
    以往的三个师再加上骑兵师以及重炮团的编制,对于一个军级固定编制部队而言实在是过于庞大了,这一次也是趁着机会把军级编制降低下来。
    一个改革后的军,将会辖两个步兵师,再加上一个军属重炮营,军属重炮营辖十八门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
    这样改革后的一个军,人数就控制下来了。
    从军抽调出来的骑兵部队,一部分抽调出来组建第五骑兵军,另一部分则是作为独立骑兵师作战。
    炮兵部队也是,各军属重炮团被进行拆分调离,加入辖有独立重炮团或单独组建重炮团。
    至于更上一级的军团编制,没有明确编制,将会根据情况会调遣数量不等的步兵军、骑兵军/师、重炮旅/团进入其中作战,但是总体来说一般会控制在三个军左右,兵力在十多万人。
    根据上述整编计划,同时考虑到帝国的军费压力,帝国陆军整编后,将会形成三十个军六十个步兵师、五个骑兵军以及五个独立骑兵师一共二十个骑兵师、六个重炮旅、十个重炮团、八个部署在不同地区的要塞守备旅、团。
    再加上计划继续扩编,最终编成三个近卫步兵师、一个近卫骑兵师、一个近卫重炮旅的近卫军团。
    但是上述部队,并不是所有部队都将会是一线战备兵力,只有其中的少数精锐部队才会常年保持满员满编的战备状态,战备师满员满编下兵力达到一万七千人,装备最新式的武器装备。
    而大多部队将会维持和平编制,和平师则是军官齐全,一线战斗兵员也基本保留,装备也是采用和战备部队一样的装备,只不过火炮等重型武器的最新型号数量估计会少一些,更多的会使用战备部队退换下来的二手货,但是数量上是会保持充足数量的。
    这样的和平师在平常时候,兵力会控制在八千人左右,一旦爆发战争,将会第一时间补充第一批动员退伍兵以及辅助人员,直接就能奔赴战场。
    不过上述两种部队,依旧都是属于陆军正规军的范畴,平常的时候总兵力会控制在八十万人左右。
    这也是陆军方面预计的八十万常备军计划。
    战争爆发后,大量二线部队充分动员后,满编制之后,部队总兵力可以达到一百五十万人左右。
    而要想把上述的整编计划落实,那么需要的罗安四型步枪就得超过一百五十万支,重机枪三千多挺,各口径速射臼炮三千多门,各口径身管火炮火炮四千多门。
    而上述计划,还只是属于常备军的计划,而在大乾帝国陆军的整编计划里,还包括了预备部队的计划。
    陆军将会计划把一部分现役的正规军,转为预备师,和现存的各地超过三十多个的地方预备师一起整编为预备役师。
    计划在每一个郡都设置至少一个预备师的框架,部分人口多的郡则是设置两个甚至三个预备役师,比如京师所在的郡,因为人口众多,加上比较特殊,所以将会直接按照人口多寡,退伍兵多寡划分成了三个片区,三个片区各有一个预备役的框架。
    之所以说是框架,就是因为这些地方预备役师真的就只有一个框架,预备役师的师长,将会由陆军部派驻到各郡/片区的陆军事务部部长兼任。
    这个陆军事务部,听起来名字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就是陆军部在地方设置用来募兵、安排转业军官就业、将士伤亡抚恤、善后、宣传等一大票乱七八糟事务的机构。
    陆军将会直接派遣年龄大,进入养老状态的将领回家乡担任某郡陆军事务部部长、某州守备司令部部长的职务,其他部分职务也同样如此派遣临近退役的现役将领担任。
    同时这些人员也将会同步担任当地预备役师的师长,参谋长以及团长、营长等。
    当然了,平日里只是挂个名而已,平常时候大家该干嘛干嘛,每年选择若干时间,组织好本辖区的退伍将士进行短期的适应性训练。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