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最近几年,海军专门建造了几艘中小吨位的快速通讯舰,基本不考虑任何作战能力,不考虑成本,只考虑速度。
去年刚服役的海军通讯舰齐广号,采用了超大马力的蒸汽机组,大长宽比的船型,纯蒸汽动力驱动,最高航速达到了二十二节。
最关键的是,该舰的平均航速非常高,该舰首次跨越太平洋,往返于上海、新金山的航行里,创造了平均航速十八节的惊人速度。
以目前大乾人的蒸汽船只技术,其实很多船只,尤其是战舰都能够达到十八节的最高航速。
比如说几款巡洋舰都能达到十八节的最高航速,部分战舰甚至能够达到二十节以上的高航速。
但是这个航速只是最高航速而已,需要战舰上的蒸汽机以最大功率航行,这种最高航速往往也不能持续太久,持续时间久的话,动力系统将会遭到极大的损伤,长时间进行急速航行的话,估计跑完就得对动力系统大修。
而更大的可能是,跑着跑着动力系统就完蛋了……
如果只是说巡航速度的话,其实大部分战舰进行普通巡航,没有什么作战任务的时候,为了节省燃煤以及避免动力系统的损伤,基本都是只跑十节左右。
如果是遇上了作战任务需要加速了,大乾的巡洋舰一般也只跑十六节左右。
至于跑十八节以上,那只有在交战或者是追击敌人等交战状态下才会。
至于作为廉价舰种使用,动力系统比较差的护卫舰以及其他什么近海巡逻舰之类的就更差了,他们的最好航速普遍也就只有十四五节左右。
反正敌人的风帆战舰更慢,十多节的航速已经很充分了。
如今齐广号通讯舰,平均航速却是能够达到十八节,而且它还不受风向、洋流等影响,可以跑直线,如此大大缩短了本土和海外领地之间的通讯时间。
不过即便如此,往返一趟也需要很长时间!
等到楚行收到来自美洲的军统报告时,那已经是一个多月了。
而这还是海军的通讯舰采用接力传递,并且是巴拿马地区直接进行陆路运输中转,没有绕行南美洲或者经过非洲的缘故。
同时一路上由多艘海军最先进的通讯舰不计成本的进行高速接力航行,如此才能够做到在短短一个多月内把美洲新南港的消息传递回本土上海,然后再由铁路传递回金陵城。
整个过程里实际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如果是运输普通货物,甚至是战舰执行战舰,都是不会这么搞。
目前来说,哪怕是大乾帝国内,也就只有邮递司主导,海军配合而建立的海上通讯线路能够达到这么恐怖的平均航速了。
大乾邮递司和海军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部署了众多的快速通讯舰,用以传输大乾往来全球的公文、少数官方传递的珍贵或者急迫的货物,同时还有民间的加急信件,少数加急货物。
邮递司为了确保帝国的公文,尤其是紧急公文,比如说军事情报能够快速传递,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先后建造并服役了众多的快速通讯舰。
这些快速通讯舰有早期风帆飞剪船,包括横帆和纵帆,也有加装了蒸汽机的风帆飞剪船,也就是机帆船,再到现在的纯蒸汽船。
这些船只不管是什么船型,但是都有一个同样的特点,那就是快。
这种快不仅仅体现在最高航速上,其实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平均航速上。
如今大乾邮递司和海军方面,对远洋快速通讯舰的要求是保持平均十五节以上的的航速,而特殊情况下的,快速通讯舰甚至能把航速飙到二十节以上。
去年冬天,邮递司的快速通讯舰,在上海到马六甲的航行里,创造了一天狂奔一千公里极端纪律,当天的平均航速始终都保持在二十三节以上。
只是该舰的船长在航行任务结束之后就是被撤职了,因为跑完这一趟后,他的船只就是彻底报废了……
快速通讯舰的动力系统虽然不错,都是属于小船装大发动机的类型,但是也不可能让船只始终保持二十三节的航速了。
那傻货船长明明知道他的船不可能承受长时间的极限速度航行,而当时通讯舰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