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95章 剑指中亚  明末大寨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样一来,当地的大部分土著女性又是成为了大乾移民的妻妾。
    诸多措施下来,目前的北海省里的人口总数,虽然还有大约五十万人是土著,但是纯粹的土著家庭实际上已经很少了,顶多也就几万户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林轩认为北海省的本土化已经是取得了初步成效,可以把北海省彻底纳入本土范畴了。
    只是林轩虽然打算这么做了,但是他却是不会站出来亲自推动这种事,他只会给出一个默许的态度,让
    做好了是他楚行这个皇帝的功劳。
    做的不好了,自然就是那些臣子们的错,到时候楚行是要打板子的。
    楚行对北海省请求拨付若干蒸汽机等机械设备的折子留中不发,瞬间也是引爆了朝堂里关注此事的臣子们的热情。
    瞬间,就有诸多相关的折子送了上来。
    不过楚行依旧是不会做出任何公开表态的。
    半个月后,北海省方面的诸多官员再一次联名上折,请求拨付若干机械设备,用以筹建北海省列岛上的第一座缫丝厂。
    此时也是得到了国内不少大臣的支持。
    同时工商界那边,尤其是国内的纺织行业对此也是意见不一,部分打算在北海投资建厂的资本自然是支持的,但是部分不打算去北海投资的厂商自然是反对的。
    因为北海省方面请筹建缫丝厂,引起的诸多争夺,自然是因为如今北海省那边的生丝产量逐年攀升有关。
    北海省那边设省之后,因为受到进出口管制的影响,在当地只能是发展农业和渔业为主,至于矿业,那也只是少数金银矿而已。
    至于其他产业,因为缺乏机械设备,只能是依靠纯手工,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的希望。
    这种情况下,北海省巡抚衙门为了发展当地经济,主打农业,其中又以生丝产业为主。
    从本土引入了优良的蚕种和桑树,进行大规模桑树种植。
    如此发展多年后,如今北海省那边已经是成为了大乾排名前五的蚕茧供应省份了,虽然说其总产量和国内的其他省份比起来不算高,充其量也就只有浙江蚕茧产量的十分之一而已。
    但是对于一个只有两百万人口的北海省而言,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虽然大力种桑养蚕,但是因为没有缫丝厂,只能是依靠手工缫丝,成本大,效率低,所以很多蚕茧都是直接运输到国内进行缫丝加工的。
    辽东省的釜山县,就是凭借着靠近北海省的地理优势,获得了大量来自北海省的蚕茧,然后进行缫丝加工,最后建立起来了大乾北部数省里规模最大的生丝生产基地。
    不过北海省那边,尤其是当地大规模的蚕茧商人们,自然是不甘心充当原料供应商的角色,他们想要直接就地加工蚕茧,然后加工成生丝运回本土,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这也是为什么北海省那边,一直都是想要设立缫丝厂的缘故。
    对此,哪怕是大乾本土内部,也是意见不是很统一,其中倒不是什么本土化问题了,而是利益之争了。
    而楚行呢,基本上没什么所谓,反正北海本土化是他准备推行的事,如今只是从生丝行业开始而已。
    楚行的态度,虽然没有公开说出来,不过有点政治觉悟的人都能够领悟出来。
    北海省如今这个状况,拿本土化不够彻底来堵塞是不可能的。
    既然无法阻挡北海省的本土化,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势而为了。
    本土化就本土化,放开了进出口管制也好,那么他们也是第一时间跑到北海省去设立缫丝厂,和当地的农户合作,收购蚕茧。
    就和他们如今在国内的江浙一带做的一样,说不准还能趁机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呢
    如今的纺织行业,依旧是大乾的第一大产业,其中的生丝行业也是非常的重要。
    纺织行业里虽然是以棉纺产业为主,羊纺、生丝为辅,其中的棉纺产业才是核心主持,关系着大乾亿万子民的穿衣问题。
    但是生丝产业也是非常重要,生丝所织成的各种丝织物,一直都是属于高附加值的产品,丝绸不仅仅畅销海外,在国内更是拥有庞大无比的市场。
    纵然如今大乾的服饰受到了军服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穿着,尤其是工作服已经开始偏向于修身窄口的服饰,并且大量使用羊毛织物。
    但是丝绸衣服的作用依旧不可代替,如官员的官服,各官办学校的学生装,中上阶层的人在正式场合里穿着的服饰,清一色的都是偏向于儒服的传统宽袖长袍,而对于这种正装,兜里但凡有点钱的都会备上一套丝绸长袍。
    更不要说丝绸衣服作为内衣的舒适性更是无法代替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