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04章 巩固统治  明末大寨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年在官场上积累下来的人脉也就化为虚无了,谁还会给一个辞官不敢的人的情面啊!
    说不准还会因为他的辞官不干,影响到儿子的仕途呢,当别人都知道他们有一个畏难不前的老爹的哈,以后调动工作的时候还能给这两个儿子好位置?
    不管是为了家族的脸面,还是为了儿子以后的仕途,他都得咬着牙去婆罗洲,大不了熬上三五年,到时候总归是能够熬过去回国的。
    为了照顾前往海外领地任职的官员们的情绪,除了极少数因为犯了错误而被贬到海外领地去的官员外,正常调职的官员们都能够在任期满后被调回国内。
    毕竟吏部也是知道,大家都是不愿意去海外领地任职,但是没人去也不行啊,这就算是强行派人去了,但是你要是不给人家一点希望的话,就算是把人派过去了,官员去了不用心做事也没用啊。
    所以吏部在海外任职的官员上,基本上只要是官员三年任期满了后,只要考评在中等以上,那么就能够调回国内任职,并且还会升一级任职。
    当然了,如果考评是下等,甚至是下下等的话,那么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轻者继续在海外领地那种蛮荒之地任职,运气不好都会被直接罢官了。
    在大乾官场里,为官可不是什么铁饭碗,干得不好是会被炒掉的!
    每年总会有一大批考评为下下等的官员被罢官,然后往往后头还会加上一句:永不叙用!
    这辈子,是别指望能够起复重回官场了!
    温如海带着对故土的愁绪,站在甲板上遥望已经是看不见的本土陆地,而此时刘青山也是走到了船尾甲板。
    刘青山自然是知道温如海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毕竟他和自己不同!
    不过刘青山也是知道,别看这个温如海在本土官场上混得不如意,但是这要是到了婆罗洲,可就是婆罗洲的知州,当地权力最大的官员了。
    刘青山的封地就在人家辖区里,这以后避免不了打交道。
    虽然说刘青山是大乾侯爵,堂堂靖南侯,但是到了婆罗洲那地方,温如海才是老大,这以后开发封地也是少不了此人的配合乃至帮助的。
    所以刘青山也是没有摆什么开国元老、前陆军上将、靖南侯的架子,而是走到温如海的身边道:“温大人是性情中人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如海回过头来:“下官见过靖南侯!”
    从品级上来说,刘青山不说他是前陆军上将,哪怕是现在的靖南侯,那都是属于超品,温如海自称一声下官并无不妥。
    当然了,这也只是客气话而已!
    真要不客气了,其实温如海也可以不甩刘青山的!
    到了婆罗洲地头上,他温如海才是婆罗洲七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主政官员,刘青山纵是靖南侯,但也不过是他治下的子民罢了,贵族也是子民!
    地方一把手官员,那可是代天子牧民,甭管是知县还是知州又或者是知府,某种意义上都是代表着中央的权威,代表着圣天子,靖南侯刘青山再牛逼,也牛逼不过圣天子!
    更何况,他温如海还是海外领地的知州。
    而海外领地的州府一把手,其权限可比国内的知府,知州大多了!
    不管是吕宋府知府还是万丹府知府,他们的权限除了传统上的行政权力外,还拥有部分的宣战,外交等权力,这其实说白了,你说他们是海外领地的知府,更不如说是殖民地总督。
    除了税收大权以及调动军队这两大权力是没有之外,其他的诸多权力基本都有。
    海外领地政治模式,是和国内本土大不一样的。
    这一点,温如海知道,刘青山也知道。
    更何况,虽然说都没有明说,但是温如海去婆罗洲任职,除了处理当地的各种政务外,还有一大责任,就是监控当地的贵族,预防当地的贵族谋乱。
    虽然说楚行大封功臣,不过也是对贵族的权力进行了极大的限制,比如理论上靖南侯的封地是波及半个婆罗洲,但实际上这个封地更多的还是名义上的,他唯一的权力,就是能够从中获得百分之零点五的封地俸禄而已。
    是没有任何的行政、财政以及军事等权力的。
    这些贵族们连开发领地,对抗当地的土著,或者干脆是护卫自己的庄园,都是聘请国内本土的保镖公司的武装护卫。
    他们并不被允许组建任何性质的武装护卫!
    饶是这样,楚行还是不放心,为了预防万一,把危险消灭在萌芽阶段,他要求辖区里有贵族封地的官员务必监控当地的贵族,一旦当地的贵族有私自组建武装力量等任何谋逆行为,务必立即上报。
    说白了,温如海除了婆罗洲的知州,还是肩负着监控刘青山以及其他八名贵族的重任。
    大王楚行在婆罗洲里,一共册封了八名贵族,刘青山是爵位和封地都是最大的一个,此外还有两位子爵以及五名男爵。
    一共八名贵族瓜分了婆罗洲七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刘青山保持着客气,温如海同样也是保持着客气,不过因为温如海心情不佳,所以这两人在船尾甲板上也没有聊什么,很快就是各自回去。
    回到船舱,刘青山的面色却是带着忧愁,这倒不是说觉得温如海对自己不客气或者什么有人监视而感到不爽,而是他觉得这个温如海言语之间,对发展婆罗洲当地的民生经济似乎没什么兴趣,只想要熬过三年任期回国。
    这对于准备在婆罗洲大干一场的方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开发封地,可不是他刘青山一家自己说能干就能够干的,还得要有当地的官府配合才行啊。
    不管是打击当地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