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具体使用什么样的马匹,得看具体的需求和环境。
如果是重装胸甲骑兵用马,没的说,必须是高头大马,爆发力强悍的。
这样的高要求下,其实现在大乾重骑兵普遍使用的中亚马其实都差了点,中亚马的普遍肩高一米四三,但是大乾陆军的设想是,重装骑兵的乘用马,达到一米五以上的肩高才是比较理想的,如果能够有一米五五的肩高那就更好了。
只是很可惜理想很美好,现实更残酷,目前大乾的中亚马是达不到这样的要求的,哪怕是纯血的阿拉伯马也只有少数优秀马匹才能够达到一米五。
至于一米五五肩高,别想了。
西北马的话,那就更勉强了,西北马的普遍肩高只有达到一米四,但是少数优秀马匹也能够达到一米四五,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只能是让重骑兵减轻装备重量,让这部分少数的优秀西北马勉强作为胸甲骑兵的乘骑用马使用,只是效果肯定不好就是了。
如果是轻骑兵用马,需要一定的体型和爆发力,耐力和易饲养什么的也需要有一点点要求,因为需求量太大,繁殖以及喂养成本也不能太高,这样的话新培育出来的西北马就比较适合,性能和成本比较综合,虽然都不咋地。
中亚马虽然贵了点,但也可以用,只不过综合性价比就没有西北马这么好。
但是倘若以陆军提出的理想标准来看,中亚马那也是不够用的,陆军提出的理想标准是肩高需要达到一米四五,如果有一米五肩高更好。
这基本上也是奢望,西北马里的少数优秀马匹才能够达到最低要求,至于理想要求一米五,那只能是少数优秀的阿拉伯马了,中亚马都不行。
如果是役用马的话,陆军倒是没有提出太过苛刻的理想要求,基本上是马就行。
所以军方倒是觉得蒙古马又是比较适合了,耐力绝佳,喂养容易,成本低,用来干脏活累活最适合了。
至于说马匹力量小了点,拉不动,多用几匹就行了。
西北马也能用,就是用来充当役用马有点浪费,综合性价比比蒙古马低一些。
如果是在西南等山地地区作战,其后勤役用马使用西南马就比较适合了,因为这种马虽然矮小,但是爬山涉水太厉害了,而且耐力同样厉害,也适应南方的气候。
具体环境和作战需求的不同,对马匹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大乾各种马匹都有进行大规模繁殖的原因。
而大乾陆军对上述的这些马种,还是不太满足的,尤其是对乘骑用马,他们希望得到一种肩高普遍可以达到一米五五以上,爆发力强,耐力好,容易饲养,耐寒,耐热,可以去高海拔,在低海拔也能用,最好还要兼顾乘骑和挽托的马匹!
所以这些年,陆军方面一直都是没有放弃搜集各种马匹的来源,尤其是从洋人口中得知,西欧以及北非那边有着比较高大的马匹后,正委托大乾西洋公司想办法从北非和欧洲引进种马和母马,准备进行杂交培育。
但是即便他们得到了欧洲和北非的马匹进行培育,但是也别指望能够得到他们理想中的战马了,那玩意暂时来说根本不存在,至少未来的几百年内,都不可能出现!
真等到技术发展可以培育出来了这种超级战马,估计那时候坦克都被淘汰了,还玩啥骑兵啊!
乾元元年年八月,甘肃西宁,甘肃巡抚衙门内。
新任,同时也是首任甘肃巡抚胡德志皱着眉看着手中的信件,这是第五兵团转交过来的公文,公文的内容很简单,说是北边的蒙古人似乎有所异动,军方已经是加紧防备,同时也希望地方衙门能够配合好军方,做好民众疏散,物资储备工作。
在大乾军政分离的政治生态里,军方那边自然是不会把军事事务详细通报给巡抚衙门,但是甘肃这边情况是非常复杂的,而军方很多时候也是需要地方上的支持,所以双方的互动是比较多。
看着手中的军方送过来的公文,胡德志皱着眉,这些蒙古人又要有所动作了吗,这一次是想要入关劫掠物资,还是说想要突破长城封锁线,杀入青海等地,又或者是想要在甘肃这边对大乾施加压力,以减轻他们在河套地区所受到的庞大压力?
胡德志虽然不是军事将领,但是身为大乾高官,更是被委以重任,担任新成立的甘肃省巡抚,此人自然不是什么普通的文官,见识和能力各方面都是相当出色的。
他很清楚,为了进一步压缩蒙古人的空间,更是为了夺回河套地区,大乾在崇祯十一年开始,就已经是秘密展开了河套战略。
什么战略呢,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甚至都不是什么军事上的行动,而是通过移民蚕食,大乾沿着黄河两岸沿途修筑棱堡,建立移民点。
一开始,对面的那些蒙古人还不觉得有什么,大乾在黄河两岸建立的棱堡规模都不大,而且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只有少量移民。
并且也不主动去袭击河套平原上的蒙古人的部落,更何况,这一段的黄河到了冬天的时候是会结冰的,因此在蒙古人看来,这种小规模的修建堡垒和殖民影响并不算太大,他们依旧可以来去自由。
但是,当一个个小型的棱堡修建起来之后,并依托这些城堡形成了一条稳固大约五十多公里的前出通道后,蒙古人终于是意识到,大乾是想要逐步蚕食河套地区,他们就开始紧张了起来。
河套地区的重要性毋容置疑,数千年来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必争之地,当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往往就能够控制该地区,但是一旦中原王朝衰弱了,那么北方的游牧民族就会控制这一地区。
甚至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各部落而言,这个地方也是彼此的竞争区域!
数千年来,河套地区的历史基本上就是战争的历史,各部落,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不断的进行厮杀,无数的将士们洒下的鲜血成为了滋润这一片土地的最佳养料。
大乾试图收复河套的举动,让蒙古人感受到了危机,所以也是开始出动兵力拔出这些小型的棱堡。
只不过之前,双方都还算比较克制,一方面是双方也算是达成了协议,大乾还给林丹汗封了一个封号呢,双方也还保持着互市关系。
此外更加重要的是,前些年大乾的重心是恢复民生,发展工商,对外扩张是保持了克制,而蒙古人也是忙着打察哈尔,打女真。
双方都有事忙着,这大规模的战争自然是打不起来,但是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却是相当的频繁。
然而今年开始,胡德志却是知道,大乾已经是开始逐步改变北方政策,其主要诱因也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