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果两军汇合之后,后勤部为了维持两军主力部队的后勤补给,至少要征召五万人以上的民夫用来维持湖广方向的补给线。
不过这都是后续几天的事了,也是后勤部那些官员们的事,李大虎可是不会为此而浪费时间,结束了全军的战略会议后,就开始跟他的搭档,第一兵团参谋长李岩将军,整天泡在作战会议室里,和第一兵团二十几个参谋们商讨详细的作战计划。
这一次的作战可谓是相当复杂而庞大,虽然说参战兵力不算多,也就五六万人,如果是当初还有治安军的情况下,五六万人也不算什么,但是现在和以往不同啊,现在可没有什么治安军了,这五六万人可都是清一色的主力部队。
而且还涉及到两军配合、战场范围达到数百里的大范围作战,可是丝毫都马虎不得。
为了作战的过程里不出现意外,李大虎和李岩将军可是苦思冥想,把任何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是考虑了进去,最后才算是制定了一份初步的作战计划。
整体计划如果宏观描述的话,其实也就是几句话的事,无非就是拦截、牵制衡阳之敌,主力奔袭长沙,配合第二兵团攻打长沙而已。
但是这只是简述而已,详细执行起来,可不仅仅是这几句话的事了,李岩将军拉上一群参谋们制定出来的作战计划,那可是用蝇头小楷写了数十页呢。
从这也就是可以看得出来,李大虎和陈先赟的作战风格到底有什么不同了。
李大虎喜欢谋而后定,把一切不稳定因素都掌控在手里,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而一旦打了,那么也就是十拿九稳,即便是达不成预定的战略目的,但是也能够保证全身而退。
然而陈先赟呢,你要问他作战计划是什么,他肯定是没办法告诉你的,因为不到时候,他连自己都是不知道会采用什么计划。
甚至陈先赟自己都觉得,他是被朱大典磨炼而成的应变型将领。
陈先赟这一次打岳州乃至打长沙,就是典型的临机应变,事先根本就没有什么提前制定的完善作战计划!
而且他这种应变性,跟刘云龙又不一样。刘云龙是走到哪儿打到哪儿,他很难完成战略目标。
说的不好听一些,就是陈先赟灵机一动,然后一拍脑袋就告诉手底下的人:“走,老子带你们打岳州去!”
而若是换做刘云龙,“走,老子带你打岳州去,不好,岳州不好打,咱们换个地方。”
当然,再简单点说,就是陈先赟虽虽然灵动,但是他够硬,而陈先赟则是灵活有余,在攻坚上差那么点意思。
当然,第二兵团里的很多军官们,尤其是知道陈先赟这个决定背后真实情况的那些高级军官们,其实很多人是颇为无语,甚至是担心的。
这是打仗啊,几万将士的性命啊,你陈先赟灵机一动拍拍脑袋就说去打岳州了,其中风险你考虑过吗?
上一个跟你一样这样玩的刘云龙,现在还是个师长呢。打下来的地盘虽然多,但是后续都丢掉了。所以第二兵团的不少高级将领,觉得他们的兵团长是不够称职的。
废话,陈先赟当然考虑过其中的风险,但是陈先赟认为值得冒险啊!这要是在山东,谁敢这么质疑陈先赟,陈先赟肯定用爱的巴掌教育教育他。
没办法,这里是南国,便是陈先赟这等大王的爱将,其实也没少费口舌。
当然,与第二兵团的军官相比,第一兵团的军官们,更加的幸福,至少他们不用担心某一天李大虎会把他们带进沟里。
不过也正是这两人之间的作战风格有着这种差别,楚行才会让陈先赟去江西,让李大虎留守湖广!
如果换了李大虎去江西的话,恐怕现在还筹划着攻打该怎么攻打南昌呢,那里会和现在这样,不单单拿下了南昌,而且还虚晃一枪直接杀到了湖广岳州,现在都要准备围困长沙了啊!
就单单是这一点,就证明陈先赟是值得楚行的认可的。
李大虎和李岩制定了作战计划后,也是正式带着第一兵团的军部离开了邵阳城!
当他们带着第一兵团主力离开邵阳城的时候,几乎整个邵阳城里的人都是在关注着他们。
不仅仅是邵阳城里的大乾官员们以及那些和大乾王朝有着密切联系的商人以及士绅,都期待着李大虎能够和陈先赟汇合,然后夺取长沙以及衡阳,把整个长江以南的湖广纳入大乾治下。
就连不少普通民众们也是颇为关注,因为大军胜败,同样关系到了他们的切身利益!
大乾王师主力几乎倾巢而出,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引起城内众多人的注意,关心着大军此行的成败,而有意思的是,城内诸人对于此战的胜败所期盼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那些心向明王朝,尤其是那些士绅地主等大部分上流阶层,绝大部分人都是巴不得伪乾贼军惨败,官军反杀回来邵阳。
这样,他们以后就不用交税了!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朝廷。
这伪乾朝廷竟然一点面子都不给他们这些有钱人,敢胆大包天地向他们也征税,玩什么士绅一体纳税,这种与民争利的事简直是大逆不道,有明一朝从未闻之!
崇祯皇帝虽然狠辣,连刘宇烈这种封疆大吏都说杀就杀了。
但是他敢这么对他们有钱人吗?
当然了,即便是上流阶层,也不是所有人都期望着大乾王师惨败的,不少人可是还期盼着大乾王师获胜的,这一部分,主要以家中有子弟在大乾为官以及在大乾王朝的一系列中改革中所获益的人。
比如说邵阳张家,他们是淮安张家的分支。
他们虽然是粮商,但是在外头也是以书香门第自诩的读书人家,自然也是上流社会中的一员。
如今他们成为了大乾的军粮供应商,而且因为大乾王朝扶持工商业的发展,同时还大力引进湖广粮食进入两广地区,大幅度削减了商路的各种税收关卡,大大降低了行商的成本,而这也是让张家获利颇丰。
而类似张家这样的家族其实在大乾治下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少,而且大乾王朝统治时间越长久的地方,这样的家族也就越多,因为生活在大乾治下,这些士绅地主阶层如果还想要保持荣华富贵的话,那么不可避免的就需要接受大乾的统治,从而和大乾联系密切。
而这些大乾王朝有着密切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