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6章 驳回批示  明末大寨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通常来说,他早上用过早膳,会在八点整抵达自己的办公室,并接见当值的值房值班大臣以及行走大,简单的开一个早会,如果没有特殊事件的话,往往是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够结束。

    随后楚行会开始批阅折子,这一批阅,就是会批阅到十一点左右。

    然后是接见臣子,这些臣子大多都是各地的官员回京述职,或者是上任之前的施政报告,这个接见时间,往往会持续到十二点多,有时候甚至还会直接赐膳,一边吃一边继续聊。

    聊完后,楚行会睡一个午觉,下午睡醒继续批阅折子,间隔会接见大臣,这些大臣通常都是高官,一般都是有事临时觐见的。

    楚行看时间,有时候见,有时候也是懒得见。

    等到傍晚时分,楚行会召见军机处的各科科长进行每日的例会,因为这个时候往往临近下班,楚行都是让他们有事说事,没事闭嘴,这个例会大多也是在半个小时内结束。

    结束军机处的例会之后,楚行一天的日常工作基本上算是结束了,等到晚上的时候,如果楚行勤快的时候,他会加班继续审阅折子。

    不过天天批阅折子,饶是楚行这样自诩勤奋的人也是受不了天天这么搞,所以晚上一般不会加班,或是陪伴家人,或是欣赏舞动,哪怕是在办公室里发呆,他都不愿意继续审批折子了。

    这是日常生活,此外,每月的初一、初十、二十都会举行例行朝会,这个例行朝会参加的臣子人数比日常的值房早会人数就多了很多。

    值房早会,参与人员只局限于当值的值班大臣以及行走大臣,人数往往只有七八个人左右,多也不过十几个人。

    而例行朝会,参与人员只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各部门的负责人!

    文官方面有各部尚书,督察院都御史、大法院法官以及其他直属机构的负责人,武将方面主要是大都督府和海军统帅部的各部负责人以及虎贲军的三名参谋长。

    这些人加起来大约有四十多人。

    然而,这样的朝会,依旧只是小会而已,毕竟是十天一次的例行朝会,主要是用来讨论事务的,而且讨论的都是重要的,争执不下的事务。

    因此,这种例行朝会上,往往是很容易爆发出激烈的争论,一开就是一上午很正常。

    不过这种例行朝会,和正式的朝会依旧是有着极大的区别,要不然也不会冠以‘例行’二字了。

    传统上的朝会,往往都是有着众多人参与的正式朝会,随随便便都有几百人参与,而且参与的人员也不局限于高官,还有宗室、贵族之类的。

    这种数百乃至上千人参与的大朝会,其实一年也没几次。

    这种大朝会,说是大王接见大臣议事,但是别说在大乾朝了,就算是在其他的传统王朝里也是变成了一种仪式了,在数百甚至上千人参与的大朝会里讨论国家大事,这不是扯淡嘛!

    大家伙大清早起来准备,而且还得站上至少一个上午,别说坐了,连动作稍微大一些,都会被弹劾君前失礼,这种场合里,体力稍微不好的大臣都撑不住呢。

    就算是楚行自己,在这种大朝会里也是很遭罪的!

    大清早五点多就要起来,要知道,平常的时候,哪怕是小朝会他都是七点起来,一般八点才去前殿工作。

    大清早不到五点就得爬起来,在一群人的伺候下进行梳洗,穿上袍服后,简单的吃一点早餐,然后跑去给白太后请安,然后大约在七点的时候,准时抵达大殿!

    早些年的时候,楚行还挺享受这种被上千人甚至更多的人同时口呼万岁的感觉,但是这十几年下来,他就是失去了这种感觉,有时候反而是觉得坐在龙椅上的自己跟个木偶似的。

    不过这种大朝会,是中原王朝数千年来的传统了,大乾王朝自诩是正统的中原王朝,而且还讲究什么仁孝治国,复周礼,所以很多这种传统的礼仪但是不会轻易放弃变动的。

    好在这种大朝会,往往一年下来也就那么一两次,影响也不大。

    日常处理政务的朝会,还是小规模的例行朝会,至于日常工作,还是以每天的早会,例会,批阅折子为主。

    由此可见,批阅折子是多么重要的事,而掌握了整理折子权限的军机处,实际权力其实也是非常庞大的,但是实权虽然大,但是楚行给予的限制也是非常大。

    首先军机处里不是所有官员都有这个权力的,真正参与折子整理工作的只有一等军机,掌院学士处长,副处长,随行军机这些人是没有这个权限的,而下面的二等,三等军机也是没有这个权限的,有这个权限的只有十多个一等军机。

    但凡是军机处的一等军机,也就是那些有权利参与折子整理权限的一等军机们,基本上都是楚行亲自挑选的,而且必须是孤臣,但凡是和外头的大臣有所联系的,基本都是不太可能成为一等军机的,而且被军统严格监视,一旦有任何的不轨举动,基本都完蛋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其实也很难彻底的保证不发生问题。

    毕竟任何制度,都是有漏洞的,楚行所能够做的也只能是尽可能的完善制度,并严格控制而已。

    要不然的话,他就只能是亲自批阅数以百计的折子了,而这是不可能的事,他就算一天什么都不干,都不可能批阅这么多折子。

    把部分权利下风是必须的,但是要有控制的下风,让臣子们相互牵制。

    这一套制度,自从楚行建立后,倒也是没有出过什么大问题,至于以后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有可能,但是楚行也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了。

    不管是前明时代的内阁制度以及司礼监制度,又或者是满清的军机处制度,其实都有着诸多的缺陷。

    这个世界上,就不可能有真正完善,一点漏洞都没有的制度。

    今天,楚行和往常一样审阅折子,先是处理了军务方面以及部分人事变动的折子后,就是看到了赵进的这份折子。

    赵进的这份折子,虽然说的只是普通的政务,但是赵进是楚行这边挂着名号的人,基本上军机处里的军机们,都是知道,此人是简在帝心,他送上来的折子一般都会让楚行亲自审阅的。

    除了赵进的个人因素外,也和这份折子的内容有关系,这说的是上海县的合并问题,而上海乃是目前大乾的第一大工商业城市,份量非常重,这种事自然也是需要楚行亲自处理的。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