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部的人认为自己收的税不高,但是这个税种一出来,一群人从业人员哭喊不已,说什么民不聊生之类的。
税部的赵汝才等人斗法,斗法不是关键,关键是输了,眼睁睁的看着人家逐渐掌控财政部,把自己的影响力彻底清理干净,所以,最近的他心情很不好!
这听闻那些证券行业为首的金融行业对金融收益税很不满,说民不聊生之类的,赵汝才就是怒了!
麻蛋,搞得他好像不知道这些玩金融的人赚得多一样,赚得多还不纳税,休想!
之前想着第一次下刀子割韭菜,力度就稍微轻一点,温水煮青蛙嘛,以后再慢慢提高税率。
但是那里想到反应这么强烈,搞的他冒火了,一纸公文下去,又是多出了一个税种,这一次的税种叫做金融所得税,税率百分之十。
天知道金融收益税和金融所得税有什么区别,但重点就是,这两项加起来,税率咻的一声就是变成了百分之三十!
赵汝才还放出风来,说这一次金融业要是对税收不满,他就准备着把预备好几年后才准备实行的金融印花税也提前征收,不多,百分之五而已!
这一次,金融行业的人就都老实了!
一个个都说着,百分之三十的税率不高,完全不高,可以接受,缴纳金融税为大乾添砖加瓦,那是他们的荣幸!
赵汝才得知后,冷哼一声:“都是一群贱骨头,这么多年了,难道还不知道纳税光荣这四个字是怎么来的!”
怎么来的,纳税光荣这四个字那是税务稽查队用无数鲜血浇筑的!
在大乾税部这么多年的强势之下,基本上已经是形成了这么一个观念,那就是纳税光荣,抗税坐牢。
如果是以前的明王朝啊什么的传统王朝,和大乾王朝一样搞这么强势的征税制度,估计早就乱起来了,天下的士绅商人们一个个都会叫嚷着天子与民夺利之类的话,然后各种动乱了,然后到了最后,都是会不了了之,以改革失败,地主获胜而告终。
但是在大乾,却是没有出现这种事。
面对大乾征收的税收,尤其是士绅一体纳税,摊丁入亩以及商税制度,几乎所有的士绅地主商人们都是强烈反对,为此爆发的武装抗税那也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成千上万次了。
面对这种情况,换成其他王朝来,估计早就退缩了,但是大乾却是没有退缩!没错,楚行现在虽然尚未登基,但是已经有人称呼他为皇帝了。
甚至还有更夸张的称呼,什么万古圣君,天帝,神帝。
很多对于臣子而言,非常复杂而麻烦的事,其实对于楚行而言,那都是一句话的事。
只是有时候,他并不愿意说这么一句话!
比如说之前金融司的乱局,金融司的乱局他也看在眼里,其实只要他愿意,随便几句话,甚至都不用下发专门的王命,就能够确保金融司焕然一新。
但是楚行却是不愿意这么干,反而是接着赵进当初的弹劾奏章,然后各打了赵汝才他们各五十大板,最后把赵一方找来,让赵一方去稳定金融司的局面。
这种的操作方式很麻烦,甚至都是有些多此一举,但是楚行依旧这么干,那是因为,楚行不愿意去破坏大乾官场上的一些潜规则,更加不愿意亲自下场参与臣子们的政治斗争。
身为大乾国主,他所需要扮演的角色是裁判,而不是选手!
这样的楚行,在听取赵一方和赵进关于证券改革的方案时,自然就是不会考虑太多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他关注的东西很简单,那就是这一次的改革有没有必要!
是的,他关注的重点并不是改革方案好不好,而是有没有这个必要!
倘若没有这个必要,那么哪怕是这个改革方案非常好,那么楚行就会直接扔进垃圾桶。
如果有这个必要,那么哪怕这个改革方案很垃圾,但是楚行也会推动施行!
这个必要性依据什么来判断?
稳定!
往小了说是金融稳定,往大了说是大乾的统治或者说是楚行的统治稳定!
稳定,压倒一切!
楚行的想法,和赵进,和赵一方都是不一样,因此当赵进兴奋的说着自己的证券改革方案,一旦施行会带来什么重大的积极影响,会让大乾证券行业变的如何好,一旁的赵一方也是偶尔插口,以一个旁观者,传统政治家的角度去说改革方案有多么好的时候。
楚行却是琢磨着,这个时候推动赵进提出的证券改革方案,会带来什么影响,会不会影响金融稳定,会不会影响社会稳定,至于里头会带来多少经济利益之类的,楚行却是不怎么关心。
其实作为一个拥有后世人灵魂的楚行,他比大乾里的任何一个人都清楚,如今大乾里施行的证券政策,是存在着极大的缺陷的。
因为楚行作为后世人,很清楚完善的证券行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哪怕是前世的他并不是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但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只要稍微多关注一些财经新闻,偶尔百度一下,基本上都能够对现代社会的金融体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如今大乾施行的金融政策,包括其中的证券政策,是楚行参考了后世金融业,同时也是考虑到了大乾的现实而制定出来的。
先不提金融政策,只说证券政策,当初把证券行业正规化,只是因为金矿危机的突然爆发,当时的楚行推出相关的证券政策,目的其实并不是让证券公司为代表的证券行业成为金融业的一个重要补充,而仅仅是作为缓解当时的股票交易混乱的一个临时措施。
这从如今大乾里的证券公司和后世的证券公司有巨大的差别就可以看的出来。
后世的证券公司,还有另外一个名称,那就是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兼并、重组、收购。风险投资、融资等业务。
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应当属于高盛了。
而这个时代的大乾里的证券公司,典型代表就是第三证券公司,他们的主要业务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证券的交易里,发行和承销并不是他们的主要业务,此外还会亲自下场参与股票交易,但是数量并不多,而企业兼并和重组以及收购就更不是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