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而这,也是当初楚行设立大乾周刊的理由!
已经在大乾治下生活数年的山东、南直、河南等省份的民众们,则是大多笑容满面,这几年下来,就算是他们还无法对大乾王朝产生归属感,但是他们实际上却已经是和大乾产生了几乎不可分割的利益纠缠。
普通民众,受惠于大乾王朝的农业税,土地政策,早已经是得到了众多的好处,他们不愿意再失去这种好处。
而士绅阶层,虽然他们在农业税、商业税上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但是受到大乾王朝扶持工商的政策,许多人已经是开始把资金从单纯的土地上转移到了工商业上来,并获益颇丰。
赚钱这种事谁都喜欢,当一个士绅从工商业里大赚特赚的时候,他身边的十个、百个士绅们就会有样学样同样投身工商业,然后赚钱。
而不客气的说,只要他们开了作坊和工厂,在工商业上赚了钱,那么基本上也就离不开大乾王朝了。
这开了工厂,需要更加廉价的原料啊,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啊,原料先不去说,只说这市场,虽然说大乾王朝正在大力发展海贸,商品已经是销往东亚各地甚至欧洲,但是说实话,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地方比江南以及北方诸省等等依旧处于明王朝之下的地区是他们更好的市场了!
对于大军攻克江南,很多投资工商业,尤其是新兴工业的士绅们对此是保持极大的的欢迎态度的,这从他们的实际行动就能够看得出来了。
那些胆大包天的商人们,几乎是带着商品跟着大军一起前进的,大军杀到了江南,他们的商品也就销售到了江南。
工商业也只是大乾王朝和士绅们产生密切联系的其中一点而已,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大乾王朝持续数年的开科取士,虽然说科举的内容频繁遭到老学究们的指责,但是依旧有无数的学子通过科举入仕为官。
他们不仅仅有进士,举人、秀才都是如此,因为在大乾王朝里,即便是秀才,那也是能够直接获得选官资格的。
而在当代,每一个读书人的背后都是一个家族!
这么多读书人在大乾王朝里为官,这代表的是无数士绅家族!
尽管在表面上还看不出来什么,但实际上大乾王朝发展到今天,已经是和无数人的利益绑架在了一起。
所以这一次的建平之战,无数大乾麾下的民众和士绅们,都是觉得欢喜的。
而刚纳入大乾治下不久的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其治下的诸多士绅等民众也是开始认真的审视真正投靠大乾王朝的可行性。
而这些,就是大乾周刊所发挥出来的作用。
如果没有大乾周刊的话,就算是打赢了建平之战,但是影响估计也不会波及到全天下。
大乾周刊的这一期引起了巨大的波动,而新的一期,同样也是引起了震动,因为新的一起朝报里,报道了第二兵团正式攻克金陵城,并且着重的提及了金陵城的文武官员率领全城军民主动出降这一细节上。
一大票的明王朝文武官员,虽然说他们都是在明王朝的政坛里的二流角色,真正牛逼的官员大多都在京师里呢,但是他们的品级却是摆在了那里,而且人数众多,这已经是足以证明大乾王朝的赫赫武功了。
不过攻克金陵城虽然也是引起了轰动,但是很多人在看到上一期大乾周刊的时候,就已经是能够猜到,第二兵团拿下金陵城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所以虽然有轰动,但是却不如建平之战的轰动这么大。
人们更在意的反而是另外一件事,那就是迁都。
要知道,大乾的高级文武官员,很多都是亲耳听楚行说过饮马秦淮河,有朝一日迁都金陵,所以迁都这个事情,在大乾王朝里并不是什么秘密,也不是什么不能谈及的话题。
所以这一次的大乾周刊上,同样也是有评论文章去分析,攻克金陵城后,迁都金陵城是否可行,如果迁都,什么时候迁都等等。
毫无疑问,这是楚行指示下,事先对迁都一事开始向外透风,毕竟身为一个君主,就算是想要迁都了,但是也不能自己先开口说啊,得有臣子们上折子啊。
而很快,陈先赟从金陵城发来的折子就是送到了扬州,陈先赟正式奏请迁都金陵城。
但是李大虎也是很快传来了奏折,说什么应当迁都到故都,也就是长安,如今长安虽然还没有拿下,但是可以在武昌设立行在。
不过很快也有人上折,认为扬州才是最好的,那也不要去,就在扬州!
对于这种混乱,作为百官之首的赛八仙很快也是上了折子,而他的折子比较有意思,他请求迁都金陵,以金陵为京师,但同时以扬州为南都,以燕京为北都,以长安为西都。
好嘛,这直接把还没有拿下的燕京都当成北都,把长安为西都了。
而且就差个东都就能够把东南西北给凑齐了。
从地图上来看,其实金陵也可以看成是东都了,但是京师就是京师,是不能称之为东都的,所以东都只能是空置而不设。
赛八仙的这道折子,可以说也是煞费苦心的结果,因为虽然楚行多次透露迁都金陵城的口风了,但是朝廷里不少人都是反对的,反对的理由乱七八糟,什么样的都有。
有的人认为应当迁都武昌、还有的认为应该去长沙或者郑州,还有的认为应该先缓一缓,等以后直接迁都到咸阳或者京师,当然了,认为应当留守扬州的也有。
议论纷纷之际,赛八仙自然是秉承上意,坚定不移的支持楚行定都金陵,不过为了照顾群臣们的意见,他又搞出来了陪都。
而且伪明只有一个陪都,但是我们大乾直接来三个,就是要比伪明多,就是要比伪明牛!
楚行看到了这份折子后,在御书房的小早会里,还以开玩笑的语气道:“这东南西北就差了一个东,以后有机会了,也可以搞得东都嘛!”
其他人不知道楚行说的东都是什么地方,还以为说的是什么杭州啊、松江之类的地方,但是没有人知道,当时楚行说的东都,实际上却是扶桑江户。
那那天统一华夏了,水师也牛逼了,登陆附扶桑列岛那是必须的,把什么天皇赶到太平洋喂鱼,然后搞个殖民地,建个东都岂不是美滋滋,等几百年后,后世人也不用空想什么饭啊爱啊,小泽啊玛莉什么的,想要可以直接上啊!
造福数百年后的民众,这样的自己得是多伟大啊!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