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但是,能够拿得出这么多钱的民营资本,其实真不多,即便是有,人家也更加乐意把钱投入到回报快,利润丰厚的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型工业。
如今这年头的工商业正处于高度发展期间,随便搞的什么工厂都能赚一大笔钱,他们犯不着去投资那些需要巨额投资,而且要动辄十几年才能够收回成本的重型工业。
当然了,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他们也找不到这么多的技术人才。
因此,目前大乾,重型工业里,国有资本是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规模,代表性的钢铁行业,国企部所属的钢铁企业更是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这里也并不是说官办钢铁企业的数量多,而是指他们的产量多,实际上民营资本筹办的钢铁公司,如今没有一百家也有八十家了,基本上很多地方都会有,但是这些民营资本的钢铁公司,普遍都是小型钢铁厂,几乎所有的民营钢铁厂的钢铁产量加起来,都不如一家江南钢铁公司!
国企部,其实基本上就是代表了大乾帝国的重型工业以及新型工业,虽然最近两年的话语权有所降低,但是还是非常高的,他们想要去推动相关的法律,自然是会快速的多。
至少,比赵进这种地方官员去推动要迅速的多!
然而,吃水不忘挖井人,赵进作为第一个把这个问题找出来的官员,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再一次进入了上层的视野。
就连税部尚书,值房值班大臣赵汝才,听闻这事后也是忍不住的惊叹:“这个人啊,就是喜欢搞事!”
赵进以前在税部的时候,也是经常搞事,折腾,为此而死的人可是成千上万呢。
跑到财政部金融司任职了,短短几个月里也是搞出来了个证券改革,直接影响了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因为这个改革方案而跳楼跳江的金融精英们,那也是不少的。
如今跑到松江府当同知去了,按照道理来说,这种地方上的副职,虽然还有实际权限,但是通常不会太大,地方上的主政一把手,也是不会放任自己的副手乱搞事的,因为就算要搞事,也是人家一把手的事,那些副职们想要越过一把手自己出风头捞政绩,人家分分钟把你给摁下来。
现在赵进是硬生生的趁着上头还没有确定松江府知府的人选,就是搞出来了上海码头公司这事。
这事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可大可小,你要说他大吧,其实也就是一个家官办企业里的事,抓的也就那么二三十个,而且到目前为止,一个个都没办法进行定罪。
但是你要说它小吧,它也大,直接引起了国企部乃至整个内阁方面的注意,进而推动了新的立法程序。
总而言之,这是一件规模不大,但是影响大的事,赵进也是凭借这事,再一次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诸多的文件里头,甚至是传递到了大王的耳中。
人家赵进当初选择拿上海码头公司开刀,那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前因后果的,要是没有这种大的影响力,人家赵进还真是懒的搞呢。
只不过事情已经搞了,他想要的影响力也有了,后续怎么处理,说实话他并不怎么关心,甚至和他也没啥关系了,如今他看重的是善后。
这搞完事了,你不能留下一个烂摊子啊,要不然好事就会变成坏事,你得把烂摊子也给收拾好了,这样上头才会觉得你会办事,要不然的话,人家就会把你当成只会瞎几把折腾,总是给上司带来一大堆的麻烦。
尤其是新任松江府知府即将上任的情况下,赵进更是要尽快的进行善后,他要让松江府知府到任之后,看到的是一家崭新的,完好的上海码头公司,而不是和现在这样,管理层几乎被横扫一空,整个公司的运营几乎陷入停顿的上海码头公司。
为了尽快善后,赵进甚至都是没有来得及处理松江府的其他诸多事务,只是简单的略微熟悉了后,就是再一次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上海码头公司这边。
这一次,他亲自负责,配合国企部以及吏部方面调配的新任管理层处理上海码头公司的善后事务,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的恢复整个上海码头公司的运营,同时是追回以往的一些损失,比如那些明显伤害上海码头公司利益的一些合同,要通过各种方式撤销掉。
当然了,只能是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比如说通过起诉或者其他的商业手段来终止合约,直接违约是肯定不可能的,那样上海码头公司要赔违约金的,这一大笔的违约金如果直接陪了,整个上海码头公司的资产都是不够赔的。
为了尽快解决,赵进甚至都是直接住进了上海码头公司的总部,虽然严格上来说他并没有权力直接插手的权限,但是上海码头公司是地方官办企业,管理权名为在国企部手里,但地方上却是拥有股权,松江府知府衙门财政以及上海特设县县财政,加起来拥有对这家公司百分百的股权。
因此,官府并不是以其他身份来管理,而是直接以股东的身份来管理的。
赵进这么急迫,是因为他已经是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那些松江府知府以及上海特设县县令的候选人,已经是全部抵达了金陵面圣,而大王将会考察过这些人后,做出最终的决定。
甚至有可能大王已经是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只是因为消息沟通的延迟,如今这个任命的消息还没有传到上海来而已。
也就是说,短则三五天,长则十天,新任的松江府知府就会到任了,到时候,新知府上任之后,他这个松江府同知就得老老实实的站在后头了。
在地方上,副职和一把手抢风头,那绝对是属于找死的行为,而且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主政一把手能够容忍副职挑战自己的权威这种事。
同时还有很多关键的一点就是,上头为了保持政令的通畅,有时候也会刻意的维持县令,知府这些地方又或者是其他部门一把手的权威性。
要不然的话,地方上斗争太厉害,政令就无法通畅。
如今大乾毕竟还是一个封建国家,而通讯手段的落后,也就意味着,实际上对地方的统治还是有极大的困难的,加强县令、知府的权威,实际上也就是加强中央的权威。
因为通常情况来说,县令,知府这种人的调任,都是吏部亲自安排的,代表的就是来自中央的意志。
这种大环境下,哪怕是赵进,也是不得不收敛一些,要不然的话,就算他赵进名义大,但是新任的松江府知府要是看他不顺眼,压着他的话,赵进也是会很难受的。
别的不说,光光是工作上的调整,比如说故意把一些难事,杂事安排给赵进,就足够赵进喝一壶的了,甚至都有可能在整个松江府同知的任期里,变的碌碌无为。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