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55章 儒教妥协!王行月夜!  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平壤城上空。
    崔志远的骨子里终究是个文人。
    面对着天漠道人充满了威胁的话语,他的态度很快便软了下来。
    “刺王计划,我可以参与,不过,无论成败,今后道脉皆不可插手我儒教之事,另外,一旦佛门针对我儒教,道脉也必须有所回应!”
    他咬着牙,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天漠道人看了唐道人一眼,直接说道:“我代表我天师道应下了!”
    “应天道也同意。”
    唐道人也出言保证。
    崔志远闻言,微微松了口气,说道:“那何时何地动手?”
    “崔先生,等我道脉消息便是!”
    天漠道人却并未告知对方详情。
    “既如此,那我便先去了。”
    而崔志远也并未继续追问,在得了两家的承诺后,便直接返回了文庙。
    一到文庙,他本来凝重的表情便倏忽间变得平静。
    “刺王行动……”
    崔志远脸上沁出一丝本能的厌恶,“果然道脉还是当初那个道脉!一旦不顺服他们,便直接换上一个顺服他们的人!”
    当然,佛门也是如此。
    “不过,蛇无头不行,若是清失其鹿,那我朝鲜可否取而代之?”
    崔志远的脸上沁出一抹厉色。
    而这才是他答应对方的真正原因。
    此时,长空之上。
    崔志远答应参与刺王行动的结果无疑让天漠道人颇为满意,而更满意的自然是唐道人不仅配合他行事,还以天师道为主的表现!
    “刺王行动,到时候唐道兄可千万莫要留手,一旦失利,到时候我两家皆逃不了干系。”
    天漠道人提醒道。
    唐道人神色淡然:“道祖吩咐,我自然不会怠慢此事。”
    “那就好。”
    天漠道人点点头,面上突然流露出一丝好奇之色,说道:“对了,唐道兄当真是是那位大唐玄宗之长子吗?”
    “……”
    唐道人看了天漠道人一眼,也不回应,身形直接消失在了原地。
    “呵呵。”
    天漠道人却轻笑一声,不以为意,“看来,果然是了……朝运应劫者,果然是很有意思!顺天应人,好一个应天道啊!”
    “三方出手,联合围剿之下,舒尔哈齐,这次你终究是在劫难逃!”
    淡淡的轻笑声随风而逝,而他也不见了踪影,“怪就怪你,太过自信了!外域,可不是日月天啊!”
    与此同时。
    杨凡安排好了汉城方面的事情后,便悄然返回了平壤城外的大清营地。
    而他选择御驾亲征的消息,也飞快的传开了。
    这自然是他提前安排刘玄放出去的风声。
    “摄政王当真不走?”
    “太好了,有摄政王在,我军必然万胜!”
    对于普通军士而言,他们并不清楚清龙在外域无法发挥全部威能的消息,反而一个个欢喜鼓舞,士气大涨起来!
    相反,对于一些知晓情况的人而言,杨凡的这个决定在他们看来就有些鲁莽和意气用事了。
    皇太极当即率领阿敏和多尔衮等各位贝勒,联袂前往劝谏他们的皇父回返大清,不过,却遭到了杨凡的拒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玛乃是大清天柱,万万不可有失啊!”
    阿敏一脸的情真意切。
    你要是真出了意外,那我可还怎么当下一任的皇父摄政王啊!
    “没错,外域形势复杂多变,难保不会有人铤而走险,儿臣斗胆请皇父回返大清!皇父在,大清在,若皇父有所闪失,则大清危矣!”
    皇太极也跪在地上,劝谏道,“我大清数万万百姓之重担,皆系于皇父一身,恳请皇父三思!”
    “恳请皇父三思。”
    一群贝勒齐齐将头扣在了地上。
    杨凡环顾一圈,叹了口气:“唉,也罢,你等心意本王知晓了,今夜本王便起驾回返大清,此事你等勿要外泄。”
    “一定不要外泄!”
    杨凡再度重复了一番。
    看似叮嘱,可是,一旁的刘玄听着怎么都感觉自家公子是有意让人将事情泄露出去一样。
    “是,皇父!”
    诸位贝勒连忙应下。
    “皇太极,本王离去后,军中之事以你为主,遇事当与刘、范二位先生多商议,知道了吗?”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