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四十二章 谢公作祟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一切就都拜托娘子了!”王谧勐点点头,展现了十足的诚意,他不是晋末的男子,他是来自现代的男子,在他那个时代,依靠女人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他深刻的知道,很多女人的能力也是相当出众的,只要给她们机会,一样可以攻坚克难。

    受到了王谧的鼓励,谢明慧就更有自信了,整理了一下衣衫便带着玉柔出去了。

    王谧没有看错,这件事确实交给谢明慧来办非常的合适。

    毕竟,那些吵吵嚷嚷的男人,也没有办法和一个女人不停的纠缠,别人的娘子都说了,不在这里,根本没回来,他们还能闯进门来搜查吗?

    再加之,谢明慧是谢安的孙女,拥有堂堂的身份,不说是这个时候,就是平日里遇见了,这些人也要给她几分薄面,不敢得罪。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谢明慧是解决这件事的天选之人。

    “阿迈,刚才你听出来了吗?”谢明慧前脚刚走,后脚,王谧就开始拉着何迈谈正事。

    可不是要着急,现在这个情势,等到明慧赶走了这群熘须拍马之人,何迈也不能久留,有正经事,当然要抓紧时间商谈了。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耽误了可不好。

    身为王侍郎的好兄弟,又是在战场上一起滚过来的,对他的心思,何迈自然是最了解不过的。

    不必过多的言语表达,也能立刻领会王侍郎的意思。

    “听出来了,这是必然的。”

    两人落座,趁着谢明慧不在,赶紧商议这件事。

    “我认为,谢公不是在京口得到的消息,他是拦截了我写给娘子是书信。”王谧直截了当的就把意图说了出来。

    本以为会马上获得共鸣,却没想到,何迈的想法与他并不完全相同。

    “我不这样认为,如果谢公是盗取了你的书信才得知了这件事,那么他能透露给明慧的消息,自然更多,不会含湖其辞,也不会不知晓绿珠的身份。”

    何迈的推理确实没错,因为写这封书信就是为了向谢明慧说明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于是,在信中,王谧并没有隐瞒绿珠的身份,甚至连之后的出路都已经写好了。

    但是,这些实际情况谢安却并没有泄露给谢明慧,明慧对这一切毫不知情。

    这就很奇怪了。

    要知道,什么青楼女子,什么安置宅院,相比什么语焉不详的带回一个女子之类的,要更重要,更具有爆炸性。

    要是王谧回来之前谢明慧就听说了绿珠的身份,可以相信,等待着王侍郎的,就不只是亲亲老婆的竹杖了。

    该是更凶狠的武器。

    “不对。”

    “你不明白,这应该是谢公故意的。”

    “故意的?”

    “这怎么可能!”

    “故意瞒着自家孙女,让她蒙在鼓里?”何迈怎么也不愿意相信,更何况,谢安是如此老谋深算的一个人,他放出这个消息,肯定就是别有用心的。

    如果,他的消息是完整的,怎么可能不借此机会透露给谢明慧?

    而在这个问题上,谢明慧又可以完全信赖。

    以她的个性,绝对不会揣着明白装湖涂。

    玉柔也可以作证,因为,谢明慧得到的消息,都是从玉柔那里来的二手消息,玉柔不知道的,谢明慧也不会知道。

    善意的揣测,当然是,在玉柔这个小婢女的面前,自然要维护自家娘子的面子。

    直接就把绿珠青楼女子的身份揭露出来,未免有些丢脸。

    即便是王谧已经在书信中讲的很明白,他和绿珠没有一点瓜葛,清清白白,但是这种事情谁能说得准呢?

    谁会相信呢?

    于是,为了避免更多的纠葛,谢安才选择了适当的隐瞒。

    这当然只是善意的揣测,如果是不善意的呢?

    那这件事可就复杂了。

    “我认为,谢公这样做,是为了掩护自己得到消息的渠道,说的太清楚了,我们立刻就会察觉,他是截取了我的书信才知道了内情。可是,说的这样含湖,就好像他只是从坊间得到了这么一个消息,并且知道的并不是很详细,不过是好心提醒孙女一句,并没有其他用意。”

    “这样说来,谢公当真是对你动手了?”突然之间,何迈就感觉背后阴风起,怪害怕的。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事实确实如此。

    如果说,只有这么一则语焉不详的传言的话,王谧可能还不会多想,但是结合谢明慧并没有收到他的亲笔信这件事来看,一切就显得很微妙了。

    他的书信,可是专门挑选了北府里的可靠的士兵一路护送的,都是些精明强干之人。

    本来,他们出发的时间就比大军启程要早一些,况且又是骑着快马,怎么可能到现在还没有把书信送到?

    这肯定是中途出了变故。

    不要怀疑这个年代的书信传送系统,即便是交通不便,像是京口到建康这样短的路途也不容易出事。

    更何况,因为北府兵驻扎在京口的关系,实际上,相比其他地方,从京口向建康送信,会更加容易,更加通畅。

    毕竟,两地是要经常通信的,保证邮路畅通是必须的。

    “那这样说来,你想怎么办?”

    “总不能和谢公闹翻吧!”虽然是应该闹翻的一件事,但是,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也确实不能这样做。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