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六十八章 提前撕破脸皮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于是,这样一来,反而是先到京口去休整,更加合适。

    从当前看来,虽然朝廷,也就是王恭,名义上防备着王谧,但是却并不知道王谧这边真正的想法。

    而王谧,除了给朝廷送去一封求情卖惨的书信以外,也并没有过多的动作。

    这样一来,大军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对于朝廷来讲,只要王谧带领的北府大军并没有彻底停下来,一连几天不动地方,它就摸不清王谧到底是想干什么。

    直捣黄龙?

    还是在京口向建康城挑衅?

    其实,建康朝廷似乎也很湖涂,这个时候挑衅王谧,其实就是在给他拱火啊!

    难道,他们忘记王谧现在所在的位置了吗?

    他在北方!

    从邺城,到徐州,很快就要到达扬州。

    而从扬州这个地方,挥师南下,是相当容易的,几乎就是弹指之间就可以抵达。

    如果,王谧真的存了所谓的不臣之心的话,啥休整啊,啥原地解散呐,都不用去想了。

    只要把北府大军在手中牢牢掌握住,还怕打不过建康城里的那点老弱病残?

    于是,建康城几乎已经是危如累卵的局势了,却还意识不到情况的危险,还想逼迫王谧就范。

    也就是王谧还想把北伐继续下去,才懒得浪费北府的实力,要不然,换做旁的人,早就已经和朝廷分庭抗礼了!

    “王侍郎,谢公如此要求,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是停在此处,还是继续向南?”

    曾靖很为难,但他这句话完全是一句废话,现在这种情况,他们就是想在北方盘踞也不成啊!

    那些望风披靡的城镇,一旦看到晋军局势不稳,立刻就会变卦,到时候,王谧他们困在这里不前不后的,岂不是等着被几支大军生生吃掉?

    “南行是肯定的,只有闯过了徐州,我们才能图谋以后。”王谧的声音透着沉重,也让一直以来对他十分信赖的曾靖跟着心情凝重起来。

    “不过,谢公现在催的急,我们也只能赶快行动了,不能再拖延。”

    “不过,今夜就算了,士兵们都已经休息了,而且,队列也很松懈,有什么事,也等到明日天明再说吧!”

    最后,在曾靖忧心忡忡的眼神之下,王谧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如果可以,如果现在是白天,他当然想赶快行军,抵达徐州,到底看看徐州那边的情况,分一分胜负了。

    可惜,现在夜已经深了,士兵们涣散的状态不是那么容易就调整过来的。

    贸然将大军集结,不会可以提早行程,只会让大军陷入混乱,一个搞不好,还会被敌人趁虚而入。

    这是哪里?

    正是徐州城外,妥妥的北地!

    这里可不是大晋的地盘,虽然前面几个关卡,晋军都顺利闯过,但是,就连一向自负的王谧都不得不承认,那并不是因为他们厉害,而是因为运气站在了他们这边。

    否则,一旦几个城池联合起来,即便不能彻底消灭晋军,至少也能让晋军伤筋动骨。

    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而现在,就在徐州城里,有一个更加厉害的敌人,正是符飞!

    面对符飞,王谧的心中还是有些顾忌的,虽然李大连已经拍着胸脯吹嘘,了解符飞的想法,符飞不会和晋军硬碰硬。

    但是,这种事情,不到危急关头,不见到符飞,敲定了他的真实想法,是谁都说不准的。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主将,王谧也断不能把数万大军直接拉到徐州城,把他们送入虎口。

    必须缓缓图之。

    但是,也要看到,符飞那边的形势也是瞬息万变的,如果他真的犹如李大连吹嘘的,是个极有抱负的将领,那么看到晋军的虚弱,就不见得不会改变主意。

    于是,晋军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求稳,一定要把局势稳住,至少也要骗过盘踞在徐州城里的符飞再说。

    曾靖带着心事离开,而谢襄到了现在仍然是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王谧把他留在身边,亲自看护。

    这孩子,长途跋涉也不知道是如何闯到了这个地方,其间想必是经历了不少困难。

    他的年纪还那么小,就在不久之前,王谧在谢府见到他的时候,还是一副傲慢不已的样子,自认为是谢安身边最倚仗的小跟班,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

    可是今日一见,谢襄已经完全不是那个骄傲的少年人的模样了。

    整个人透着惶恐不安,两只眼睛总是泪汪汪的,他把王谧看成了主心骨。

    要不是还有重要的任务在身上,王谧都怀疑,他会一头扑到他怀里,痛哭流涕。

    “谢襄,快坐,会饮酒吗?”

    “不妨喝点,暖暖身子。”

    现在已是深秋,徐州这边的天气不比建康,已经是比较寒凉的了,而谢襄常年跟在谢安身边,以前别说是北地了,就是建康城也从来没有踏出过。

    现在想来,也不知道建康那边的形势究竟怎么样了,是不是彻底乱了套,要不然谢安为什么会把自己最为喜欢的小跟班也派了出来?

    但是,看谢襄进帐之后的种种表现,应该也没有那么紧急,要不然,谢襄早就不会给王谧开口的机会了。

    早就竹筒倒豆子一样的,全都吐露出来了!

    而他来到帐中,只是把谢安的书信交给他,却并没有着急诉说,这就说明,建康那边的局势还稳得住。

    谢襄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端起了酒碗。

    古人饮酒都比较早,谢襄已经十三岁了,已经是可以饮酒的年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