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耶律斜轸很热情地将水杯递到了耶律休哥的面前。
耶律休哥平静地伸手推开,说道:「人各有志,都详稳不必如此。」
耶律斜轸长叹了口气,惋惜地摇了摇头道:「好吧!」
他遗憾地将水杯放在一旁,走出了屋子。
很快罗幼度就收到了耶律斜轸传来的消息,耶律休哥死意已决。
罗幼度怔了怔,缄默半晌,轻轻地说了声:「知道了。
他挥手让人下去,双手扶背,眺望着窗外皑皑白雪。
坐拥大宋双壁、大辽双壁的梦想只是存在短短几日,便告吹了。
他并不打算继续劝说耶律休哥,在派出耶律斜轸之前,已经试过各种方式的劝降。
自己更是在他宣布投降的第一时间就抛出了橄榄枝,只是对方毫不在意的拒绝了。
面对耶律休哥如此决绝的态度,罗幼度固然心中不舍,却也不愿在他身上多浪费时间。
得不到耶律休哥固然可惜,但耶律休哥并不值得他低声下气地去当一舔狗。
他惋惜了片刻,很快心情就让一连串的胜果转为喜悦。
这一仗的胜果远超罗幼度的想象。关键就在于恩州的归降。
这是罗幼度未曾想到的意外之喜。
少了恩州的修整,契丹失去了最后休整立足之地,对方只能退回上京休整。
而他们安全地追击的范围从十里扩成了一百三十余里,这之间的差距不可以道理来计。
契丹的大军完全让他们冲杀散,百里之地尸横遍野。
这一仗以后,契丹已经很难拉起一支能够与他们正面对抗的精锐部队了。
充其量就是强征精壮。
这契丹全民皆兵,精壮的实力确实强于一般百姓,但与真正训练有素的部队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接下来,直捣临潢!」
罗幼度目光落在的地图上,契丹的上京所在处。
就在他修整疲兵,准备直捣临潢的时候,一个意料之外,又在预料之中的人出现了。
「耶律贤,见过陛下!」
耶律贤脸色依旧苍白如故,身上穿着厚重的大衣,但难挡北地风寒,孱弱的身躯微微发颤。但他强忍着不适,勉力支撑着。
「来人,多上些炭火!」
罗幼度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多年的筹备,终于有了效果。
当年耶律贤南投,罗幼度很大度地接纳了他,还让他进入国子监任职,任由他随意翻阅国子监里的所有书籍。
耶律贤感受到身前炭火盆传来的热度,长吐了口气,苦涩笑道:「在汴京的这些日子,臣反而不适应着北地的气候。」
作为一个痴迷中原文化的契丹人,他在南朝一直沉浸于浩瀚的知识海洋,孜孜不倦地在国子监学着中原的数学、物理力学,深切的了解中原与契丹的国情,对于中原的强大,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最初耶律贤的想法很单纯,觉得他们契丹是有能力与中原一战的,只要他离开,不给罗幼度分裂彼此的机会。他们契丹是有希望在这场优胜劣汰的角逐中存活下来的,哪怕实力不济,也能苟出一个未来。
但随着深入的了解中原的底蕴,接触中原先进的思想文化,耶律贤对于契丹能够战胜中原已经不存有任何希望,只是一直期待奇迹的发生。
最终奇迹并没有降临,他们一败再败,直至今日,主力部队让对方击散。
耶律贤坐不住了,再依照现在的局势走下去,中原三路大军将会齐聚上京临潢展开最后的灭国之战。
不管谁胜谁负,首先遭殃的都是契丹百姓。
「陛下······」耶律贤作揖道:「可还记得昔年之言?」
罗幼度颔首道:「你指的是将契丹皇族安置于大理、交趾?」
耶律贤道:「然也!臣在汴京这些日子,眼界大开,深知世界之大,无边无际。相比不服王化的大理、交趾,我契丹上下所受之教育,远胜他们。而今此地蛮人人口远胜汉人,给朝廷统治带来巨大隐患。充实人口是解决问题唯一之法,只要将我族人安置于两地。他们在此处毫无根基,只能依附当地汉人,不出十数载,将再无契丹一说。
罗幼度道:「正如你当年所言,朕并非嗜杀之辈。除少数几人,朕必杀之。余则只要你能劝得他们来归,朕可以免去他们死罪,至于安置在何处,除了大理、交趾,朕觉得夷洲也是一个选择,你觉得呢?」
耶律贤很识趣地说道:「臣只想为契丹取得一线生机,至于安置何处,一切由陛下定夺。」
罗幼度满意的点了点头。
未来的发展在大海之上,早罗幼度的预算中从东北黑龙江的出海口一直到海东半岛、倭岛、琉球群岛、夷洲这一片岛链将会组成大虞未来的沿海防线。将这套防线打造成功,那将是功在千秋万代的事情。
现在海东半岛、琉球群岛已入手中,倭岛如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黑龙江也差不多,只要契丹覆灭,东北皆入瓮中。
唯独夷洲,罗幼度并未正式涉足其中。
现在的夷洲以地方土著为主,想要彻底占领必需要大量移民综合汉夷比例,方能一劳永逸。
将契丹贵族打散安置,就算有个别不满不服,身在异地他乡也掀不起风浪。
耶律贤这一招虽说给契丹皇族留下了血脉,但无疑是断了他们崛起的路
,狠是真狠。
当然如果不是这样,罗幼度也不会轻易就饶恕契丹贵族,不趁这个时候将他们清理一批,全部留着早晚坏事。
耶律贤招狠,效果却是拔群。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