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可能也就继续沿用于谦的兵部和眼下事情较少的礼部会比较好处理一些。
“皇太后到!”
就在吏部里面已经忙得起飞的时候,太监那特有的声线响起,让所有人都抬起了头。
“臣等,恭迎皇太后……”
虽然心中充满疑惑,但陈循还是带着人迎接孙若微的到来。
“陈尚书,本宫此次前来是要发一道旨意。”
孙若微走进吏部,看着跪了一地的官员,直接单刀直入地说道。
“敢问皇太后,是太后懿旨吗?”陈循低着头,但声音却是铿锵有力,不被不吭。
仅此一句话,整个吏部就陷入了沉默之中。
旨意,这两个字可是能够延伸出来很多东西的。
比如,皇帝的圣旨是旨意,皇太后的懿旨也是旨意,但同是旨意,意义却天差地别。
如果朱祁镇还活着,并且就在京中,孙若微带着皇帝印玺过来说要发圣旨,那是皇太后辅佐幼主,说难听点儿的话就是垂帘听政。
那样的话估计无人不从,就算是陈循,顶多也是掂量掂量后低头。
毕竟,他只是臣,就算是想要阻止,那也得通过朱瞻壑,他本人是没有那个权力的。
但是现在不同了。
孙若微虽然是皇太后,但朱祁镇这个当朝的皇帝驾崩了,孙若微就没了理由,如果朱祁镇有后那也就罢了,但问题是朱祁镇没有。
按照大明的规矩,后宫不得干政,皇太后就算是皇帝的母亲,照样不行。
也就是说,陈循这句话表面上是在询问孙若微是不是要发太后懿旨,但实际上却是在告诉孙若微,今时不同往日了,有些事情你曾经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但是现在不行了。
而且,估计孙若微也是受了挫之后才来到吏部的,因为按照流程的话,下旨要找的可不是吏部,而是礼部。
很明显,孙若微应该是先去的礼部,但在朱瞻壑这次进京之后,礼部就被曾经的礼部尚书胡濙给接手了。
胡濙是谁?那可是即将迈入古稀之年的老臣了,而且这次入京,朱瞻壑是尽可能的削掉了无关人等。
也就是说,除了将士和官员,没有什么闲杂人等。
本就是吴王一脉的人,又是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家里人还在香州府,若非要给皇太后这三个字留点儿面子的话,他也就不会给孙若微吃软钉子,将事情推诿到吏部来了。
直到这时,孙若微才发现,如今的她已经不是曾经的她了。
没有了儿子,哪怕是在这顺天府,甚至是在皇宫中,都是寸步难行的。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