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0章 被遗忘的勋臣  我,大明杀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家带口的投诚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安排他驻守凉州,此后十余年间恪尽职守,未曾犯过任何错误。
    后来太祖高皇帝驾崩,惠文帝继位,因为其忙于削藩,吴允诚一家继续驻守凉州,直到永乐三年,太宗皇帝完全平定内乱后,吴允诚一家再次进京,拜见太宗皇帝。
    就是在那个时候,太宗皇帝赐姓吴,并为其起名为吴允诚。
    吴家一家四人全都是武将,而且全都是有战功的武将,更是一门双爵。
    吴家一家都参与过大明的重要军事行动,而且还是多次,从驻守到巡边,再到招降、北征、平叛,都有他们一家人的影子,并且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洪武朝归降,镇守凉州,并招降周围少数民族多个。
    永乐朝随太宗皇帝北征,归来后继续驻守凉州,凉州卫、永昌卫将领起兵反明,吴管者与其母被困虎穴,可饶是如此,吴家仍旧是顶住压力,在朝廷援军未到之前顺利平叛。
    这些经历,让吴允诚得封恭顺伯,其二子吴管者因为在平叛中深入虎穴,也得封广义伯。
    然而,这样的武将世家,在洪熙朝后却并没有得到重用,只因为在当年北征时,这吴家人一父三子全都是三千营的成员。
    在那时,三千营是归当时还是汉王的朱高煦统领。
    “你们的父亲……葬在凉州了吗……”
    看着
    他们三人,当初都是跟着自己父亲朱高煦征战过的,虽然算不上是死忠,但吴家如今落到这种境地,他们吴王一脉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有劳世子殿下挂念,家父已在凉州安息二十余年了。”吴家三子中的大哥吴克忠低声回道。
    “唉……”朱瞻壑长叹一声,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了。
    当年吴王一脉去云南就藩,可以说是抛下了一切,就只带了徐亨一个人走,其他人全都被丢在了应天府。
    虽然后来吴王一脉仍旧是武将的领军人物,朱瞻壑的起势也保全了武将在大明的地位,但这些被留在京中的武将却没了晋升的机会。
    “世子殿下不必挂怀。”似乎是看出了朱瞻壑的心思,吴克忠轻声说道。
    “当初的事情,并非人力所能改变,况且自吴王殿下就藩之后,大明就没什么战事了,我们一家就在凉州,为大明守着大门,挺好的。”
    ……
    朱瞻壑闻言默然。
    当朝武将中,支持吴王一脉的占大多数,但这大多数中,却极少能有吴克忠这般明事理的人。
    当初,吴王一脉前往云南就藩,带走一个徐亨已经是老爷子开恩了,要是带得多了,怕是吴王一脉就被当做是叛逆给剿了。
    这一点,其实绝大多数,甚至可以说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但能够理解的确少之又少,敢于说出来的更是寥寥无几。
    “唉……”再次长叹一声,朱瞻壑才缓缓开口。
    事情已经发生,面对才是唯一的办法。
    “你们一家镇守凉州了,驻边、巡边、北征、招降、平叛,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这些年因为我们朱家人内部的事情却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我在这里对你们表示歉意。”
    “万万不可!”吴家三兄弟闻言顿时跪倒在地,吴克忠也低着头解释道。
    “世子殿下,吴家的遭遇,其实都是命中注定,与太宗皇帝、洪熙皇帝和先皇,以及吴王殿下和世子殿下没有半分关系。”
    “既是入了这世俗,那自然是要遵守世俗的规矩,况且吴家自太祖高皇帝之时就镇守凉州,这只是我等的本分。”
    “好了,起来吧。”朱瞻壑起身,亲自将吴家三兄弟扶了起来。
    “眼下,我需要你们,大明也需要你们,不知道你们是否愿意再次为大明拼搏一次?”
    “回世子殿下!”吴家三兄弟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道。
    “既是大明武将,自当是为大明冲锋陷阵!马革裹尸!”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