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章 投资电子产业  重生香江之大亨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风险很大,分散投资无疑可以降低这种分险。
    如果他们几人也投资电子产业的话,那对雷蕴荣也是一个好消息。
    香江接下来几年政局动荡,地产、金融等行业更是大受影响,而制造业因为市场大都在外部,受到的波及反倒较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能够借着这几年的危机,吸引一批撤离地产和金融行业的避险资本加入到电子工业的投资中来,无疑可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影响力,毕竟他不可能仅凭自己一个人就撑起整个电子工业。
    更多有影响力的人加入进来,说不定也能影响到港府的一部分决策,让香江保留一定的工业生产。
    要知道现在的香江有一两百万产业工人,后来随着香江工业的急剧萎缩,这些工人过得非常的艰难。
    后世有一部刘青云主演的香江电影《夺命金》,其中有一个片段讲的就是一个老头想要自杀,和警察讲述:
    年轻的时候在厂里做塑料花,塑料花没得做就去做制衣,然后去进电子工厂,电子没得做最后只能去做保安看大门,辛苦了一辈子却没有片瓦遮身。
    雷蕴荣倒不是说真正忧国忧民,要为香江产业工人大声疾呼,他又不是工业总会的主席没必要去操这份闲心。
    而是雷蕴荣觉得人还是要一点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
    其他制造行业他没多大办法,但是在电子工业上,雷蕴荣还是希望能够帮助到一些人,给一部分人一个安身立命的稳定工作。
    雷蕴荣推动港府成立的大埔工业园区园区是如此,现在自己筹建的工业园区同样也有这一方面的因素。
    所以雷蕴荣对港府一直没有多大好感,不管是从民族感情上还是现实利益上。
    早期鬼佬在香江的主要利益是贸易,所以当时的香江四大洋行每一家旗下都有一家大型的贸易公司,甚至和记洋行就是贸易起家的。
    但随着朝鲜半岛战争后,港府在阿美利加的强大压力下对内地实行经济封锁,香江的转口贸易急剧萎缩,被迫进行经济转型,依托纺织等轻工业开始经济腾飞。
    这个时候英资集团在香江的主要利益,逐渐转移到房地产上来。
    怡和洋行等公司依托着早期拥有的大量土地,开始开发房地产,而港府很配合的抬高地价,相互狼狈为奸合理的洗劫市民通过工业繁荣所积累下的财富。
    后来随着香江房地产越来越繁荣,港府发现主要收入居然是来自于卖地,因此它的政策也理所当然地围着地产行业打转。
    对为香江真正奠定经济基础的工业并不重视,这也害苦了为香江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人。
    但是他们生活过得怎样港府又怎么会关心呢?最多为了宣传需要组织一些慈善捐款,收获一些好名声。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李超人开口说道:
    “雷生,既然这些产品能够赚钱,你又有这么好的基础,为什么不自己做呢?”
    雷蕴荣看得出来,其他人心里应该也有这样的疑问只是不好直接说出来,不由说道:
    “这个世界上钱是赚不完的,而且我也没有这么多的精力去搞那么多项目,游戏机和电脑就够我忙活的了。
    当然说句傲娇一点的话,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太低了,不符合荣耀集团的气质,哈哈!”
    “我相信阿荣,而且我们也都不是小孩子,投资之前肯定会去做前期的调查,我现在倒是对电子行业感兴趣了。”包船王接话道。
    “没错,回到香江确实得去考察一番,我算是看出来了,实业还是有搞头的,而且也更稳定一点。”霍大亨也说道。
    对于地产行业的危机他们几人中,雷蕴荣是最淡然的,他早就为这次的危机在做准备,不仅盯上了置地公司,同时他也要借这次危机将和黄旗下庞大的工业用地全部转换成住宅或者商业用地。
    李超人同样也不着急,他除了有香江电灯公司这一稳定资产以外,就是他对香江的地产还是非常的看好,尤其是这次北上之后这个想法就更强烈了。
    他感受到了内地的决心,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内地的诚意。
    所以尽管今后几年地产行业会有动荡,但他相信未来还是一片光明的,就算是九七年之后也是如此。
    李超人此时想的是在这次的地产危机怎样来壮大自己。
    至于实业的投资,虽然雷蕴荣说的前景很不错,但他还是没有想过涉足。
    现在的电子行业虽然是新兴行业,但总有成熟的一天,到时候竞争同样会非常激烈,与其在自己不熟悉的行业里竞争还不如待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
    如果雷蕴荣知道他的所思所想的话,也会不由得感叹一句,李超人还是李超人。
    雷蕴荣是知道的,像李超人这样意志坚定,目光敏锐的人是不可能打压下去的。
    就算雷蕴荣截走了他最大的气运,但李超人还是很快就冒头了。
    而且纵观李超人的一生,他除了在早期做了塑料花外,后来就再也没碰过实业制造,一直在地产、码头、能源等行业深耕,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
    所以在拿下和记黄埔集团之后,雷蕴荣也觉得没必要再和李超人针锋相对了,甚至也不介意一起合作,就如这个天水围项目。
    至于霍大亨其实他也不是很着急,毕竟他还有石油产业兜底,就算是地产行业如何风云变幻,他也不至于破产。
    但是既然有一个挣钱的机会,那为什么不参与呢?
    而最迫切想要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是包船王和胡应相,胡应相还好,毕竟他的儿子胡君实已经在和雷蕴荣合作了。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