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 趁机击溃南朝  问鼎十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现在契丹内部情况必然动荡,想要将人从上京国都带出,绝非易事。不如按兵不动,来的安全。

    罗幼度再三叮嘱张进要保护好伊审征的安全,方才让他离去。

    罗幼度在张进离开御帐之后,信步来到地图前,看着东北的地形图,目光最后落在大定府上,轻声道:「就看你这酋长如何抉择了。」

    是继续死守大定府?

    还是退守上京临潢府?

    「应该是后者多一些吧!」

    罗幼度囔囔自语。

    黄昏时分,他又收到了丑丑的来信。

    一如以往,丑丑的来信就如聊天一样,不是一挥而就,而是想到什么写什么,将几天的话写在纸上,一段段地送来。

    与之前语气的茫然忐忑不同,罗幼度明显地察觉了自己的儿子信中的语气越发的自信,想说的话不再带着疑问句,一副自己作出了决定,但不知道正确与否的样子。

    随着赵普压下了所谓的「士大夫集团」,汴京朝廷陷入了平静。

    罗幼度遗留下来的窦仪、寇湘、韩熙载、宋雄等行政集团足以面对绝大部分的问题。

    丑丑在他们的辅佐下,渐渐培养了因有的自信。

    在寄来的书信中,开始变成了发生了一些什么事,他做了一些什么事,不再有疑问,而是邀功似的报道。

    罗幼度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父怀大慰。

    有一个安稳的大后方,也是此战最大的保障。

    带着心满意足的心情,罗幼度安稳地睡去。

    相比已经在

    做美梦的罗幼度,契丹的皇帝耶律必摄可就没有那么好的命了。

    自从林仁肇攻破平壤的消息传达以后,他便寝食难安,夜不能寐。

    大定府行宫再度乱作一团,原本稳定的朝局也再次动荡。

    首先发难的依旧是南院大王耶律海里,他重新提出了撤退的提议。

    这一次与之前的不一样。

    之前耶律海里是因为耶律沙的遭遇心寒了,不愿在大定府与南朝中原死磕,以自己的族部为主。除他之外,不少契丹人是不愿意退的,他们咽不下这口气,想要在大定府与中原一决生死。

    但现在情况大不相同。

    契丹之名,始见于北魏。自记事起,契丹就居于潢水之畔,所谓潢水之南,黄龙之北。

    此后至今五百余年,契丹这个民族都秉承一条铁律,族部兴盛,向南发展。族部危亡,退居祖宗之地。

    五百年中,契丹起起落落,被北齐高洋杀的近乎灭族,受突厥压榨,为隋朝击溃,被唐朝欺凌,最终在耶律阿保机手上崛起,成就契丹伟业。

    临潢之地在契丹人的心中是神圣的,耶律阿保机尽管明白临潢府偏远,资源匮乏,不适合为国都。但他还是定都于临潢,采用多京捺钵制度。

    这最后的巢穴,祖居之地都受到了威胁,契丹人如何坐得住?

    耶律海里此次带头出来要求撤军,并非为了自己族部的利益,而是代表契丹军方的意思。

    「陛下,且不闻楚汉相争,四面楚歌之典故?上京乃我契丹祖宗之地,这祖地为贼人攻取,皮室军还有谁能静下心来护卫中京?」

    耶律海里话音方落,耶律奚底、乙室王撒合、耶律冲、耶律学古、萧干、萧讨古这些契丹将官纷纷站出来附和。

    相较之下,汉臣***高勋、韩匡美、韩德枢、康延寿皆沉默不言。

    他们家族的力量集中在大定府、辽阳府不假,但他们也清楚上京对于契丹对于辽朝的价值意义。

    相比其余在契丹为官的汉人,他们情况大不相同。

    在契丹建立的过程中,高勋所在的高家,出身将门,投降契丹以后,没少率兵为主子杀害中原军民。而韩匡美、韩德枢的两韩家,还有康家,他们是最早契丹化的汉人,他们辅佐着耶律阿保机建立起了辽朝,在契丹一路崛起的途中,几代下来,祖辈间天知道做了多少迫害汉人的事情。

    有些在契丹的汉人汉臣可以回头,但是他们这些人就算回头,也不可能得到重用,更多的是在耻辱柱上,成为笑柄。

    如三国期间,一世英名的于禁。

    他们甚至比契丹人更希望契丹好,这样才能证明他们走的路是对的。

    他们是舍不得大定府的利益,可更不愿意见到契丹灭亡。

    少了高勋、韩匡美、韩德枢、康延寿这群契丹化的汉人带头,局势完全呈现一面倒的情况。

    耶律必摄见此也知自己别无选择,真要违背皮室军的意思,保不准就是兵变。

    「传令下去,收集城中物资,准备撤退。」

    耶律必摄乏力地坐在椅子上,挥了挥手,让所有人下去。

    但随后耶律必摄又叫来了耶律海里、耶律休哥、赵匡义、耶律阿没里四人。

    耶律必摄眼睛布满了血丝,头痛欲裂,但还是打起精神,说道:「大定府与临潢府孰轻孰重,朕不是不知。只是我们能不能安全退离,这是我们面临最严重的问题。南贼是何等人物?他用兵最善于把握机会,焉能坐视我们从容退去?朕最担心的是我们还未退回临潢府,已经给南贼击破了,得不偿失……」

    耶律海里沉默不言,他的能力在于行政,位于南院大

    王十数载,治下民生安定,经济迅猛,人口提升,军事方面略逊,尚不如他儿子耶律阿没里。

    不过耶律必摄也没有指望他,只是他现在是契丹百官之首,需要他在一旁听着。

    赵匡义眼眸中闪着一丝兴奋,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他并未出列,而是在等,等着众人无计可施的时候,再来救场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