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曹斌,你敢栽赃陷害,你无耻!老夫清者自清,有本事你将证据都拿出来,本相这便与你在太皇太后与群臣面前对质!”
“老夫为大宋江山呕心沥血,为黎民百姓殚精竭虑,老夫问心无愧!”
曹斌真有点佩服王延龄了,虽然这的确是他栽赃陷害,但到了这种地步,王延龄还能死撑,心性还真是坚定。
不过他本就是借一个假传遗旨的罪名,让自己的政变名正言顺,最终要诉诸武力,因此,听到这话不由嬉笑起来:
“做汴京留守时,你坐视祁王叛乱,导致先帝中伏,自此一病不起。”
“做为宰辅时,国库亏空,庶民皆反,你束手无策。”
“对辽国,你赔钱,对西夏,你割土,我大宋这点土地钱粮还特么不够你挥霍的!”
“对盟友朝堂,你倒是来了精神,重拳出击!”
“坐视角厮逻被打,杀戮当朝重臣,你可真是殚精皆虑,呕心厉血啊!”
“要本侯说,多亏了你年老体衰,精力衰竭,若你再努力一点,还特么不把大宋玩没了啊?”
听到这话,王延龄几乎吐血,面色如同猪肝一般,指着曹斌直哆嗦:
“你,你,我……”
群臣闻言,无不面面相觑。
寇准也一副痛快的神情,这次他觉得曹斌说得很对很解气,包拯却是既担忧又心痛,担忧老师一口气上不来,死在当场……
到这种地步,刘太后哪里不知道自己已优势全无,对王显宗怒道:
“王显宗,还不拿下曹斌这狂言逆贼?”
“潘仁美乃你所杀,还想全身而退吗?”
王显宗的手下不比曹斌少,还是武艺高强的皇城司禁卫,她不觉得王显宗拼命之下没有翻盘的机会。
听到这话,王延龄强撑着身体:
“不,官家安危要紧……”
本正苦思脱身之策的王显宗,顿觉没有了后路,潘仁美可是死在他手上,若潘太后掌权哪里还有他的好果子吃?恐怕夷灭三族都是格外开恩。
不过王显宗也没有打算直接对曹斌下手,他不是深居大内的刘太后,对曹斌的武力深有了解,但小皇帝就在不远处。
潘太后既然可以拿小皇帝要挟,他为何不能?
事已至此,只要手下给自己拖住曹斌几息,他就不信,自己解决不了几个宫女太监!
因此他一咬牙,眼神凌励地对手下禁卫喝道:
“兄弟们,太皇太后在看着我们,加官晋爵,荣华富贵,在此一举,给我拿下逆贼曹……”
他正喊得热血沸腾,却听“咚”地一声闷响,眼前顿时一黑,被手下一刀把子捅在了后颈,他连“哼”一声都没有,一头栽倒在地。
动手的的皇城司禁卫收回配刀,与同伴战战兢兢跪倒一地:
“侯爷饶命啊,我等何敢与侯爷动手?都是王显宗蛊惑威逼,不得已而为。”
“侯爷一向赏罚分明,今我等将功折罪,望侯爷为我等美言啊!”
刘太后见王显宗还没动手就完蛋,登时傻了眼,现在她算明白,为什么令自家兄长严守城门,都没能拦住曹斌了。
差距太大,只要有京中两三成禁军是这种态度,高乐侯就无能为力……
注:
“溜须”一词的典故,在正史中来自丁谓与寇准,不能混淆。见曹斌迈着六亲不认的步子走到大殿中央,张延寿连忙一缩脖子,给曹斌让出一个位置。
曹斌看了他一眼,又看看耶律义先,指着殿外道:
“出去等着!”
耶律义先一挺脖子:
“我百万大军……”
他正要威胁一翻,却见西夏使者已经麻溜地拱手向殿外走去,不由气息一窒,连忙改口道:
“好,既然大宋有秘事要谈,我们就在殿外等大宋给出回复!”
说完,他连忙快步去追张延寿,同时心中暗暗叫苦。
他没想到曹斌会突然回京,这家伙蛮横又不讲道理,还在大宋占据高位。
若是硬来,他怕曹斌会发起癫来,不计后果先找借口将自己弄死,到时候不仅不能达到敲诈的目的,还会给大辽惹出许多麻烦。
况其没有西夏使者的支持,他对大宋的威慑要大打折扣。
想到这里,他连忙追上疾走如跑的张延寿,低声斥道:
“张计院,你怎么回事?不是说好了吗?你还想不想为西夏立功了?”
“你就这么怕他曹斌?”
张延寿眼里藏了点鄙视,故做无事道:
“耶律将军,从长计议嘛。”
“毕竟参与别国内事是使者大忌,咱们等等也无妨,相信大宋朝廷会明白现在局势的。”
三四年前,曹斌第一次出使西夏时,就诈出他勾结野利家族和已故太子宁令哥的事。
如今虽然两者甚至连元昊都已经烟消云散,没藏太后也对他们这些旧臣既往不咎,但他面对曹斌时总是有点心惊。
而且前年宋军伐夏时,曹斌不顾生死,带兵疯狂围攻兴庆府的事还历历在目,他不对压服曹斌抱有希望。
现在最好的办法是等大宋内部君臣劝服曹斌。
见两国外使颠颠出殿的背影,群臣轻松许多的同时也神色复杂,除了真正的国奸,就连畏战的人面对外使挑拨欺凌,心情也不会好。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