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延龄打算 曹斌趁火打劫  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朝散之后,众臣纷纷出殿。
    王延龄也被几个官员簇拥着向宫外走去,其中大理寺知事心情十分愉悦,低声笑道:
    “曹斌那小子还是太过年轻,太后几句话就让他接手了淮东盐场。”
    “那地方早被蔡京弄成了烂泥潭,没有三五个月,这厮都无法回朝了。”
    另一名官员也点头附合道:
    “曹斌虽颇有才干,但为人贪财恋色,不是什么忠良,常与潘……潘仁美之流同流合污,守望相助。”
    “若非有他,司马君实不会被逐,相爷也早就将朝中奸佞铲除干净了,实在可恨。”
    “不过这次倒是个机会,没有曹斌搅和,以相爷的威望,完全可以压制潘仁美。”
    王延龄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道:
    “先帝以幼主托我,老夫的头等职责乃是保护陛下顺利亲政。”
    “为免外戚势力过重,倒是可以借大宋银行之事试探一二。”
    听到这话,跟在后面的包拯眼中满是担忧,忍不住上前提醒道:
    “老师不可大意,如今陛下年幼,忠靖侯在京时,宵小尚不敢肆意行事。”
    “一旦他离京赴淮,大臣们倘有不和,朝堂必生祸乱。”
    虽然包拯说得比较隐晦,但王延龄也明白了他隐含的意思,不由摇头失笑道:
    “希仁忧心过甚了,大宋立国数十年,朝廷自有法度,潘仁美不敢以武乱制!”
    朝堂争斗,一般都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若是动不动就大动干戈,把大宋干垮了,谁都得不到好处。
    而且他堂堂一朝宰相,还被先帝付以托孤重任,虽然因为操作失误,失去了不少将门的信任,但也不是没有任何反制手段。
    大理寺知事也笑了起来道:
    “包大人也太看重曹斌了?这是朝廷法度的功劳,他不过一幸臣,怎会有如此威慑……”
    正说着,曹斌突然带着佘太君、章惇等人赶了上来,满脸笑意道:
    “王相公,本侯好像听到有人在背后说我坏话,本侯很不高兴,我决定把他弹劾罢官再出京!”
    “我大宋不需要如此无礼的官员。”
    大理寺知事吓得一缩脖子,哭丧着脸道:
    “曹侯爷,你肯定是听错了……”
    王延龄有点无语,人家背后说点实话就是无礼,你跑上来偷听我们谈话,就有礼了?
    好像满朝大臣,就你无礼最多,大错倒是没有,小错却从来没有断过。
    不过此时被曹斌抓了个现形,又跑过来胡搅蛮缠,他也只能表示一下,无奈道:
    “大理寺知事‘以下犯上’,确实失礼,就职降一级吧!”
    听到这话,曹斌点点头,扳着脸教训道:
    “王知事,这次本侯就不计较了,但你不要忘了圣人教诲,君子不欺暗室。”
    说完,晃悠着长长的帽翅离开了。
    这么点小错,也不可能真把他一撸到底,先前只不过是吓吓他罢了。
    包拯见佘太君和穆桂英也要跟着曹斌离开,似乎想到了什么,忙开口道:
    “老太君,浑天侯,请等一下,包某有事请教。”
    大理寺知事见此,满脸郁闷,没想到自己如此倒霉,这么多人说话,就自己被曹斌抓了个现形。
    这下可好,差遣虽然没有受到影响,但职衔降低,俸禄待遇会减少很多,要升回来还不知道要多久……
    忠靖侯府。
    曹斌并没有把奉差出京当回事,自从前几天定下计划,府里就已经开始准备,有福伯操持,并不用他太过操心。
    吃过午饭,他正想着去昭阳公主那里告别一下,门子突然进来报道:
    “少爷,包勉包公子在府外求见。”
    曹斌诧异道:
    “这小子回京了?叫他进来吧。”
    他突然想起,包勉到江南任职也差不多有三年了,这次回京应该到了换任之期。
    果然,包勉指挥随从将一车特产卸下后,就开始大吐苦水:
    “老师,您可要为我做主啊。”
    “我在余姚为官三年,不过是带回些杨梅,干菜,我叔父就要查我。”
    “他还给拴选院打了招呼,说我历练不足,不宜升职过快,也不许我留在京城为官,你说有他这样当叔父的吗?”
    “做官的谁不想在京城待着啊……”
    曹斌端起茶碗抿了口茶水,不紧不慢道:
    “包大人说得不错,你若真想在朝堂有所建树,就必须多在地方上历练。”
    没等包勉叫苦,曹斌继续道:
    “不过你有这么大的后台,不用岂不是浪费资源?你想去哪里?”
    “两府三司,尽管挑选,有王丞相给你做主!”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