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工智能会背叛创造者的创造初衷,也会被更高层级的技术更改核心逻辑框架而不自知。
所以,机器人卫队和人类卫队一样,并不存在绝对的忠诚。
在这些年的经历中,顾青对“同类”的看...
顾青的目光停留在那座纪念物上,脑海中浮现出机甲挑战赛的激烈画面。他缓缓站起身,走向那座象征着荣誉与技术巅峰的奖杯。这不仅仅是一件装饰品,更是一种提醒??提醒着他曾经带领团队突破了多少不可能。
“或许,是时候重启那个计划了。”顾青轻声说道,随即转身打开昆仑市指挥办公室的主控屏幕。屏幕上迅速跳出一系列复杂的数据流和虚拟界面,这是九州科技内部最核心的系统之一。顾青输入了一串指令,调出了一个被标记为“高度保密”的文件夹。
文件夹中包含的是关于“天狼计划”的所有资料。“天狼计划”原本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地外威胁而设计的一套高机动性防御体系,其核心理念便是开发一支具备超强战斗力的机甲部队,同时结合人工智能进行战术辅助。然而,由于预算和技术难度的问题,这个项目一度停滞不前。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火星发现生命迹象的消息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动,而顾青也意识到,随着人类探索脚步的加快,未知的风险正在逐渐逼近。无论是来自火星本土的潜在威胁,还是其他大国可能采取的行动,都需要九州科技提前做好准备。
顾青深吸了一口气,手指快速敲击键盘,将“天狼计划”重新激活,并下达了一系列初步任务分配命令。他决定优先解决机甲的动力问题,毕竟在火星那种极端环境下,传统能源显然无法满足需求。而此时,他的目光又回到了【玄武】提出的核聚变能源方案上。
“【玄武】,根据目前我们掌握的技术水平,能否在短期内实现小型化、便携化的核聚变装置?”顾青问道。
【玄武】的回应几乎是瞬间出现:“以现有技术水平,完全实现小型化仍需时间,但如果降低功率要求,制造出适合单兵机甲使用的模块化装置,则具有可行性。预计研发周期为一年半至两年。”
“一年半太长,我们需要更快的速度。”顾青皱眉说道,“调动月球基地的所有资源,全力支持这项研究。另外,联系罗森博士,告诉他我们的新目标:打造一支能够在火星乃至更远星球执行任务的精英卫队。”
与此同时,在月球城市的实验室里,罗森博士正埋头于一项全新的生物兼容材料实验。这种材料旨在保护宇航员免受火星环境中高氯酸盐和其他有毒成分的危害,同时也能够适应极端温差。当收到顾青的讯息时,他略显疲惫的脸庞上露出了一丝兴奋的笑容。
“终于来了!”罗森博士喃喃自语,随即开始整理手头的研究成果,准备提交给九州科技总部。
而在昆仑市航天发射中心,李建则接到了另一项重要任务??负责协调地球与月球之间的物流运输工作。为了确保“天狼计划”的顺利推进,大量物资需要从地球上运往月球基地,其中包括最新的合金钢材、量子计算机组件以及各种实验设备。
尽管任务繁重,但李建并没有丝毫懈怠。他知道,这一次的任务不仅关系到九州科技的发展,更关乎整个人类文明的未来。因此,他亲自监督每一艘货运飞船的装载过程,确保没有任何疏漏。
就在九州科技全员全力以赴之际,外界对于火星发现生命迹象的消息仍然议论纷纷。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这一历史性突破,甚至连一些科幻作家也开始构思基于火星生命的全新故事。然而,也有一些声音对九州科技的行为表示质疑,认为他们过于激进,甚至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
面对这些争议,顾青选择保持沉默。他明白,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无法避免质疑和反对,但只要方向正确,就值得坚持下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狼计划”逐步取得进展。第一批原型机甲成功下线,它们采用了先进的复合装甲材料,能够有效抵御火星表面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和微陨石撞击。同时,得益于罗森博士的研究成果,机甲内部的生命维持系统也得到了显著优化,使得驾驶员可以在恶劣环境中长时间作业。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在一次模拟测试中,机甲遭遇了严重的能源供应不足问题,导致部分关键功能瘫痪。这让顾青意识到,仅仅依靠现有的技术储备远远不够。于是,他再次召集核心团队开会,商讨解决方案。
会上,有人提出可以借鉴祝融号火星飞船的设计思路,利用太阳能帆板作为备用能源;还有人建议通过改进核聚变装置的效率来彻底解决问题。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确定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即在机甲背部加装可折叠式太阳能帆板,同时继续推进核聚变装置的小型化研究。
随着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九州科技逐渐展现出了惊人的执行力和创新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顾青始终站在最前线,用他的智慧和决心引领着团队不断向前。
某一天深夜,顾青独自坐在办公室内,望着窗外星空发呆。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着各种可能性:如果火星真的存在生命,那么它们会是什么样子?这些生命是否会对人类构成威胁?更重要的是,人类是否有能力保护自己并尊重这片陌生的土地?
这些问题没有答案,却促使顾青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相信,只有通过科技的力量,才能真正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开辟属于全人类的新纪元。
就在顾青思索这些问题的时候,昆仑市的科研团队传来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核聚变装置的小型化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原本预计需要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的技术攻关,居然在短短八个月内就看到了曙光。
这一成果得益于九州科技内部跨部门协作机制的有效运行。负责材料科学的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超导材料,这种材料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核聚变反应堆的效率,还大幅降低了其体积和重量。这意味着,机甲的动力问题终于有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得知这一消息后,顾青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开会,商讨如何将这项技术快速应用于“天狼计划”。会议上,他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加快进度,争取在明年第一季度前完成首批量产机甲的部署工作。火星探索任务迫在眉睫,我们没有时间再浪费。”
与此同时,罗森博士也带来了另一个好消息。他的团队通过对火星样本的深入分析,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微生物结构,这种结构显示出极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生存。这一发现为研发更加高效的宇航服和生命维持系统提供了重要参考。
然而,就在项目看似一切顺利的时候,意外还是发生了。某天深夜,月球基地的一座实验舱突然发生爆炸,造成了部分设备损坏以及数名工作人员受伤。事故调查结果显示,此次爆炸是由一台正在测试中的小型核聚变装置引发的。尽管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这一事件无疑给整个项目敲响了警钟。
顾青第一时间赶赴月球基地,亲自指挥善后工作,并要求所有相关部门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他严厉地说道:“我们追求速度没错,但绝不能以牺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