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万众瞩目(4K)  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泰坦一号装置。



    当“留守儿童”张天浩听到导师传来的这个命令之后,眼神都明亮了几分。



    他赶忙打开一个保护装置,将自己的双手都放置到感应器上面,等到装置感应器的红灯转为绿灯,他才将这个保护装置放下。



    然后在装置一旁的显示屏幕上面输入了一串密码钥匙。



    【检测身份通过】



    经过核对之后,他看到了三个类似金字塔一样的图标,分布在非洲大陆、大夏安西以及太平洋某岛屿。



    呼……



    深吸了一口气,张天浩这才点击了太平洋岛屿处的那一个金字塔图标。



    【是否开启钛坦星一号装置?】



    在看到这个反馈提示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张天浩就点击了开启按钮。



    【命令已接收,正在启动装置】



    【超算已调用、蓝星全球防卫系统已开启、储能武器已准备就绪……】



    【副指挥官,您好



    钛坦星一号装置已经进入战时状态】



    等到这个金字塔图标从蓝色彻底转为黄色,上面还有一个闪电符号,张天浩这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这是他第一次真的打开这个装置,以往哪怕是训练,也只有顾青在一旁的时候,登陆灵境生态,在某个特殊服务器里面进行模拟操作。



    而在模拟操作当中,有几次是引发了全球互扔蘑菇大游戏的。



    毕竟这个装置只拥有——武器。



    其行动逻辑就是:最好的防卫,将一切可能存在的敌人、已经有攻击态势的敌人进行抹除。



    “希望不会出现模拟之后的画面吧,希望世界和平,希望一切都能够向好的一面发展。”



    念了几分祈祷似的话语,张天浩这才将目光从显示屏上移开,放到了九州航天部门实时传递给钛坦星部门的视频画面上。



    进入了“黑障”,周健文所乘坐的返回舱就进入了无法联系的黑洞区域。



    而此时此刻,周健文并不知道,为了“迎接”他回家,现在地面上有不止一百个军事武器瞄准着它。



    李建在九州科技西南发射中心,看着屏幕上的画面,注意力却聚焦在数据连接版块。



    “安西基地报告,雷达阵列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返回舱降落姿态正常。”



    “钛坦星部门报告,雷达阵列跟踪正常,返回舱降落速度正常。”



    正常么?



    媒体记者和那些自媒体大V们,看着画面上那颗下降速度极快的火球,虽然知道这是九州科技的返回舱,但是依然感觉到心神震动。



    还有那种打出了类似音障的波动,这是返回舱?



    还不如说是外太空武器投掷到蓝星地面的炮弹!



    “各单位注意,各单位注意,请保持频道信号稳定。



    十秒后开始通报第一次着陆预测地点。



    东经102°xx′~101°xx′,北纬30°xx′~32°xx′。”



    “地面一号航天安保小队收到,正在向着陆预测地点机动!”



    “地面二号航天安保小队收到!……”



    “地面三号航天安保小队收到!……”



    九州科技的安保部门人员庞杂,对公司每个部门、每个项目都有着相对应的安保安排,并且武器配置十分“令人安心”。



    而除了九州科技的航天安保小队之外,大夏官方的一部分相关机构也开始了相对应的安排。



    预测地点所在地区的官方机构也开始通知人员疏散和应急物资的准备工作。



    当然,在此时此刻,该地区也已经自动购买了九州科技与夏险公司联合开发的地区安全险,出资方为九州科技航空航天部门,受益方则是该地区的建筑、水源、森林以及普通人员。



    如果出现了灾祸,九州科技航空航天部门与夏险公司会进行补贴,九州科技也将对该地区受灾民众提供除了保险之外的援助。



    通过九州科技与大夏蓉城官方联合开发的智慧城市天网监控系统,顾青虽然人坐在西南指挥中心的大厅,但却能够通过大屏幕,直接看到第一次着陆预测地点的实时画面。



    是一个闹市区。



    原本游街穿巷的普通民众,在警报声响起之后,愣了片刻就开始惊慌起来,随后则是大夏官方工作人员出来疏散人流,指引安全区域通道的位置和方向。



    地下人工掩体、地下防空洞、坚实建筑物以及安全空旷地,很快就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



    而除了这些地方之外,还有不少人已经在向安全区域移动。



    “额,太快了,也太慢了。”



    李建听到自家大老板的感慨,目录思索。



    “如果是遇到战时,他们的行动其实真的挺慢,可能等到他们进入地下防空洞,地面上都已经火焰四射了。



    不过我们的预测结果和现在的返回舱相对比,还是有些不匹配,或许是用了新材料的原因,这个返回舱降落的速度比预想的还要快一些,周健文的身体素质应该能够应付,但是降落装置的缓冲就有些不好处理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