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4章 还政于朝  我成了大明勋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或者说此股力量是谁?
    满朝文武有这种能力的屈指可数,答桉简直是呼之欲出,他便是大明皇帝朱祁玉!
    靖远伯王骥不知道这是皇帝设下的圈套,还是顺手推舟完成的布局。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意味着当今圣上,不再是即位之初那个茫然软弱的郕王,急速朝着一名合格帝王的方向发展。
    看来自己要重新审视下这位救时之君了,可能他的能力跟潜力,要远远的超乎当初预估!
    “朱贤侄来的很及时,确实稍微走错一步,就会把大明带入万丈深渊,本伯谢过。”
    靖远伯已经看清楚了整件事情来龙去脉,他朝着朱仪拱手道了声谢。
    表面上争端在于沉忆辰是否应该问罪,事实上掀起了一场皇权跟后权的纷争。继续站队下去,甚至将会出现文武对立,南征军与京营以及北方边军的割裂。
    到了那一步,没有被鞑虏攻陷的京师,可能会莫名其妙的陷入内部战火中。
    面对这万丈深渊,确实是悬崖勒马!
    “靖远伯深明大义,晚辈岂敢居功。”
    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朱仪根本不用把事情给说透,王骥就能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虽然双方是站在不同的立场,甚至拥护不同的君王,但江山社稷为重的理念,却深入到此时每一位大明朝臣的骨髓中,不像后期党争把家国视为无物。
    亡了天下又如何,反正影响不到小家的荣华富贵,发一剃头一磕,身处大清朝继续当我的“忠臣”。
    话说到这份上,宁阳侯陈懋、右都督张軏等人,纷纷明白了背后的隐忧。
    只见这个时候宁阳侯陈懋意味深长的回了一句:“后宫确实不宜干政。”
    妇道人家终究是个妇道人家,眼光看的太不长远,哪怕没有接受过任何帝王教育的朱祁玉,此刻都能迅速成长借助大势来夺权,孙太后却只想着简单粗暴派兵镇压。
    太皇太后张氏这样的贤后,终究是百年难得一遇,依附孙太后去掌控朝政,看来并非大明之幸。
    当听到宁阳侯陈懋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杨善一张脸瞬间铁青无比。要知道他可不是与国同休的大明勋戚,无论是朱祁玉即位还是朱祁镇复辟,基本上都能享受超品尊荣,无非是看能否再进一步。
    孙太后如果被迫放权,那么当太上皇朱祁镇回京,就相当于被斩断了一条臂膀,缺少了来自于后宫的法统助力。
    谁又能想到看似一片大好,稳操胜券的局势,一夜之间就被沉忆辰完成的翻盘。
    杨善都不由在心中有些疑惑,这到底该说是沉忆辰的能力,还是说他天命卷顾。换其他朝臣当众忤逆太上,强硬阻止太上皇回京,恐怕得死上几回了!
    可不管心中再如何不甘,面对这种大势所趋的情形,杨善能做的事情不多。靖远伯王骥为首的南征军勋戚不下场,光靠着自己一个右都御史独木难支。
    至于左都御史王文,目前属于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王振阉党的烙印还打在他的身上,万一让朝中文官集团回想起曾经的屈辱,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被活活打死的场面,说不定会再度上演!
    华盖殿内,景泰帝朱祁玉批阅着奏章,可目光却时不时朝着殿外望去,很明显有些心不在焉。
    “成敬,太后要派兵镇压的消息,已经放出去了吗?”
    “已经放出去了,陛下稍安勿躁。”
    感受到景泰帝朱祁玉的担忧跟忐忑,成敬出言宽慰了一句。
    可能新君的谋略跟手段慢慢成长起来,但那份帝王荣辱不惊的心态,想要短时间内培养出来是不可能的事情,朱祁玉几乎把自己的心境给写在了脸上。
    “那可有朝臣响应?”
    朱祁玉最怕的就是权臣摄于太后权威,以及靖远伯南征军的兵锋,没有人敢于站出来反对,那么自己的一切努力将付之东流。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当事后有人反应过来这一切的蹊跷,让太后得知了自己的“不安分”,废立之事恐怕就会被提上日程!
    这不仅仅是沉忆辰的抗争,同样还是景泰帝朱祁玉对于太后权威的抗争。
    “翰林掌院倪谦,礼部侍郎钱习礼,已经先行前往午门站场。听说后续高阁老,户部尚书金廉等等阁部大臣,也将前往午门请命。”
    “相信太后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毅然派兵清场的。”
    听到成敬的回答,景泰帝朱祁玉松了一口气。
    然后仿佛想起来什么,又追问道:“成敬,太后身体可还安康,能否承受这样的打击?”
    面对景泰帝朱祁玉又生出一丝担忧之情,成敬能理解皇帝的心态,可他更深刻领悟到当初在马车,沉忆辰说出的那一段话语。
    皇家无情亲是个贬义词,某种意义上来说又必须如此,斩断身为常人的情愫,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君王。
    “太后只是急火攻心,身体并无大碍。相信经历过此事后,她能明白什么叫做大势所趋,安心在后宫中颐养天年。”
    “那就好。”
    景泰帝点了点头,孙太后再怎么说,也是当初顶住压力拥立自己继承大统之位。
    说罢,朱祁玉神情变得有些落寞,补充了一句:“但愿如此。”
    如果没有皇权的争夺,可能自己与太后之间,确实还能存在着几分母子亲情。
    另外一边慈宁宫内,接连遭遇两次昏倒的孙太后,此刻脸色有些惨白的倚靠在凤椅闭目养神。旁边的宫女太监看到太后这副模样,纷纷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因此惹下大祸。
    不知过了多久,望着太后这般虚弱模样,一名伺候多年的贴身宫女,按捺不住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