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1章 道义大势  我成了大明勋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大司氏你说的没错,文以载道,朝廷不公吾等文人自然要匡扶社稷,还请加上我赵某人!”
    说罢,司业赵琬就在《正本疏》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当年被王振羞辱诬陷的可不仅仅李时勉一个人,赵琬同样是在国子监广场受罚的官员之一。
    如果那一天没有沉忆辰的仗义执言,可能就没有今日还活着的赵琬。
    就在此时,屋外传来了一道刚毅声音。
    “先生在吗,学生听闻沉阁老下狱问罪,愿前往午门敲响登闻鼓!”
    突然出现的这道声音,让李时勉跟赵琬脸上都出现了意外神情。
    要知道卞和送来的书信,仅仅局限于国子监高层数人得知,李时勉不想把自己的学生弟子给卷进来。自古文人上疏死谏,免不了流血牺牲的局面,自己一把老骨头当以身殉道,年轻文人才是大明的未来!
    “先生,当年沉阁老恩情学生铭记于心,当知恩图报!”
    又是一道声音响起,当年此人就是叩阙鸣冤中的一员,旧时场景可谓历历在目。
    “大司氏,文人自有傲骨,沉阁老乃三元及第,六元魁首,绝不能受不明冤屈!”
    “先生,弟子愿同往宫阙敲响登闻鼓!”
    听着门外国子监学生的一声声呼喊,李时勉脸上有着一股说不出来的感慨。教书育人不在于期望学生做多大的官,更多是想要他们为往圣继绝学,明德扬善,悲天悯人。
    现在看来,这群学生没让自己失望。
    另外一边的诏狱内,沉忆辰并没有外界众多文人士子想象中的含冤受辱、屈打成招等等画面,
    相反他很平和的住进了特别安排的单间,往日里凶神恶煞的锦衣卫狱卒,见到沉忆辰到来后点头哈腰,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跟不敬。
    透过头顶的天窗,望着外面那一轮小小的弯月,沉忆辰感觉自己内心有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可能只有在这种时候,他才能彻底的放下一切权谋算计,安心把命运交托于他人手上吧。
    但凡大明的文人士子们,没有沦为满清那样的犬儒,他们一定会站出来帮自己抗争。
    并且沉忆辰谋划这一切,真正想要的不仅仅是对抗孙太后的干政,而是在大明众文人士子心中,埋下一颗面对不公跟强权的时候,敢于反抗抗争的种子。
    哪怕对方是高高在上的皇家权利!
    只有当众人不再畏惧皇权,才能更好的去约束乃至压制皇权,从而完成大明社会真正的变革。
    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虽然比不上后世的人人平等,但至少远比把家国天下的命运交给独夫要强。很多时候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沉忆辰同样在抵足前行。
    就如同当初在国子监,在西湖雅集,点燃了一束束传播理念的星星之火,终有一天可以形成燎原之势!
    “向北,就靠着给大司氏一封书信,能驳回太后的问罪吗?”
    站在一旁的赵鸿杰,望着沉忆辰始终看着窗外弯月一言不发,好像进入诏狱的并不是他,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反倒是忍不住开口询问了一句。
    大司氏确实有着文人师表的地位跟尊崇,可问题是再如何受人尊重,放在官场上也不过是个从四品的文官,如何能改变高高在上皇太后的懿旨?
    “驳回太后的并不是大司氏,而是大势!”
    “什么大势?”
    要赵鸿杰搞特务他现在专长,论这种战略级别的权谋,就远远超乎了能力范围,完全听不懂沉忆辰的意思。
    “不出意外的话,天明就能看到了。”
    时间已经过了午夜,那一轮高高的弯月,也在慢慢的朝着西边落下。
    当朝日的曙光来临,就是大势的到来!
    听着沉忆辰还在文绉绉的打哑谜,赵鸿杰有些憋不住了,直言道:“你知道当年在外院家塾,我就是成绩一窍不通的那个。什么大势我不懂,只知道如果太后没有收回成命,明日就会有许多人来落井下石。”
    “向北,我们得做后手打算。”
    说到这里的时候,赵鸿杰脸上闪现出一抹狠色,理论上达到沉忆辰这种级别跟影响力的文官,再怎么样只要不是真的领兵造反,无论如何都罪不至死。
    但很多事情谁能说的准,当年刘球仅仅一封上疏惹得皇帝跟王振不喜,就在诏狱中受到了分尸酷刑,地点还在距离沉忆辰的牢房不远。
    “什么后手打算?”
    “真要到了事情无可挽回的时候,我联络人手把你送出京去,再让李达率人接应。”
    听着赵鸿杰帮自己谋划跑路的事情,沉忆辰忍不住噗嗤一下笑出声,这简直比直接领兵造反还不靠谱。
    “那还是算了吧,哥们我好歹现在也是个阁老,结果连内阁的门槛还没迈进过一次就离京潜逃,怕以后得沦为史书上的笑柄。”
    认真来说,沉忆辰朝会上任命入阁参预机务,理应在明日正式踏入内阁的。结果却提前一步踏入了诏狱,放在后人嘴中也将成为一桩奇事。
    “那总比送命要强吧?”
    面对沉忆辰这一副云澹风轻的模样,赵鸿杰颇有一种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感觉,真以为太后懿旨问罪是闹着玩的?
    “送不了命。”
    看到赵鸿杰真急了,沉忆辰神情严肃了起来,转换了一下话题问道:“鸿杰,与其担心我,不如派几个锦衣卫或者夜不收,安插在朱佶的身边。”
    “他现在身处边关重镇,我总有些不放心。”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