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 进退自如 灭门  问鼎十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的模样,真有几分高人的架势。

    安东府!

    作为高丽的文化之都,安东在高丽历史上一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统一新罗时期到高丽时期,安东就是一个文化的大染缸,佛教、道教、萨满教,佛教还分曹溪宗、严宗、天台疏字宗、天台法事宗、总持宗、道门宗、慈恩宗等等。

    高丽自己的民族文化匮乏,大多都来至于中原、东北,各种混杂的东西相互交错碰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气文化,每一样都有一点,但如四不像一般,大多失去了原有的灵魂。

    这安东就是这种文化的源头,也是高丽文风最鼎盛的地区。

    安东人一直自视甚高,认为在海东周边,自己最有文化,他们连自己国人都不太看得起,更加看不起倭国蛮夷。

    也正是如此,对于倭国蛮夷一入岛便攻占安东,安东上下倍感耻辱,起义军的第一把火,便在安东烧起来的。

    此刻李兴佑以手扶额,听着下方的吵闹,顿觉头痛无比。

    李兴佑能够当上义军首领并非他自愿,而是起义军推荐的。

    李兴佑出身名门,乃高丽赫赫有名的李氏,他家几代人都与高丽另一个豪门金氏联姻,在高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李兴佑自身又酷爱文学是高丽屈指可数的儒学大家,在安东这文风鼎盛的地方一呼百应。

    安东的起义军是因为百姓胡默无法生计,杀了倭国官吏,召集了一批人反倭。

    然而胡默就是一逼上梁山的百姓,起事成功,打跑了倭贼,然后一群苦倭贼久矣的百姓好汉纷纷相投,成为风头最盛的起义军之—。

    但胡默就是一个种地的,手上的力量越大,他越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怎么去合理地运用这股力量?

    所以到最后给手中的权势迷了眼睛,昏招频出,成了倭寇第二,开始祸害乡里,甚至睡了自己好友的老婆。

    最终内部反水,胡默给自己一起起事的兄弟杀了。

    导致偌大的起义军群龙无首,或是不敢上位,或是相互不服。

    于是一群人合计将李兴佑推了出来。

    李兴佑一开始是个傀儡,但他好歹出身名门,有人脉有手段,有人才还有钱财。

    上下一打通,关键的位子安排自己的亲信,轻易就掌握了这支义军的控制权。

    李兴佑这个读人天生就没有当皇帝的野心,只想着安抚乡里,寻找一明主依附,顺便给自己的家族增添一笔资本。

    直到近日,李兴佑分别收到了三方的消息。

    高丽太子王伷与洞州豪强金行波以及中原的礼部郎中荀质。

    何良高声道:“太子才是高丽正统,大人,我们应该支持太子。金行波推举一个六七岁的娃儿,明摆着是要谋逆,是乱臣贼子,人人都可杀的贼人。”

    何良是跟随胡默起义的元老之一,是一个雇农,跟着主家读了几年的,懂得一些道理。

    王昭这个高丽国王为了强化王权,将勋贵豪族得罪了遍,唯独深受百姓爱戴。

    因为他颁布“奴婢按检法”,将被豪族非法掳为奴婢的良人予以解放,保障了奴婢的权利。

    此举得到了大量百姓的拥戴。

    何良自然是向着王昭的儿子高丽太子王伷。

    何良此言一出,立刻就遭到了反驳。

    反驳之人是李兴佑的族人李语。

    高丽李氏、洞州金家,前者是海东百年望族,而后者是开国勋贵。

    洞州金家并非李氏联姻那个海东望族金庾信的金家,当年高丽太祖王建篡位,金行波立有从龙之功,王建为了表彰他的功劳,赐姓为金,晋升高丽贵族,还纳了他的两个女儿。金行波自己也娶了高丽后族皇甫氏之女,成为了高丽勋贵之一。

    王昭对于勋贵的打压不亚于豪族。

    金行波在三年前被迫致仕,在老家装病求生。

    高丽李氏、洞州金家都是同病相怜。

    虽说太子王伷并非王昭,但促使王昭打压豪族勋贵的就是**双冀。而王伷最信任的人也是**……

    李语毫不客气地说道:“我高丽有今日之祸,皆因先王此人重用**所致。若非先王听信谗言,无端打压我等勋贵豪族,区区倭贼蛮夷,有胆子侵我疆域?只要我李氏依旧握有兵权,倭贼踏入安东之时,便是他们败亡之日。贼人双冀在前,难保陈处尧不会成为第二个双冀。我高丽赌不起了。为长远计,唯有投效开宁君才是利国利民之举。”

    开宁君说的就是金行波尊的少主,高丽太祖王建之孙,戴宗王旭次子,受封开宁君。

    双方各有利益,吵得不可开交。

    “好了,此事暂且搁置!”

    李兴佑听着双方你一句我一句的,脑袋都要炸了,制止了就要动手的双方,说道:“先说说天朝的事情吧,荀质还在等着回复呢。”

    何良毫不犹豫地道:“这有何犹豫的,此次若非天朝出兵,控制了对马岛,逼退了倭贼,我高丽只怕有灭国之危。借用一个港口,这点条件都不答应,也太恩将仇报了。”

    李语并不言语,不说话等于默认。

    潘哲道:“现在高丽倭贼虽逃,但北方还有更加可怕的契丹。若无天朝相助,谁是契丹对手?我高丽想要复国,离不开天朝支持。”

    李兴佑眉头紧锁,显然对这些答案并不满意。

    “都下去吧,让我一个人想一想!”李兴佑再次长叹了口气,无力的挥了挥手。

    众人先是一怔,但相继退了下去。

    李兴佑正准备起身,却见一人在殿下纹丝不动,说道:“康将军可有要事?”

    殿下之人叫康兆,原为百济豪族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