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00章 新生活  明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刚刚来到东北,看到新住所,这些新移民们立刻就喜欢上了这里。
    毕竟崭新的砖瓦房,还带着大大的院子。即便是在他们印象当中的富贵人家,也很少能达到这个程度。
    接下来就是分房了。
    陈老五一家五口人,分到了一个位于村子中央的院落。
    推开大门走进去,夫妻二人还未如何,三个孩子就发出了惊喜的尖叫声。
    院子很大,还用红砖砌的墙完整的围了起来,是独属于他们家的天地。
    从院门到房子,足足有三十多米远。中间一条小道,两边是没有做过任何处理的原始土地。
    做了一辈子农民的陈老五立刻想到,等到天气暖和的时候,在这两旁的地里栽种一些蔬菜瓜果,恐怕足够一家人一年吃用的。
    更让他侧目的是,西侧的院墙边上居然还有一间仓房。
    如今里面空空如也,但是日后可以把很多工具存放在其中。
    东北的房子出于防寒保暖的考虑,自然同河南的不同。
    赵志和领着一家人进了门,开始为他们讲解。
    “锅灶和炉子就在门口的位置,日后来回搬运柴火和煤炭,都不用担心把里面弄脏了。锅灶和炉子都跟里面的炕连在一起,冬天的时候只要烧了火,整个屋子里都会暖和起来,不用担心冻着。”
    陈老五和婆娘听得十分仔细,看着那口一尺半方圆的大锅,更是欢喜的不得了。
    这样的大铁锅,在家乡的时候他们连想都不敢想,根本就买不起。
    可是在这里,却是标配。
    房子里面分成了三间。
    从门口进来就是厨房,锅灶、炉子、橱柜、桌椅、板凳什么的都放在这里。后面还隔了一个小间,可以用来存放东西。
    里面的两间都是住的地方。
    宽敞明亮不说,挨着靠南的窗户早已垒好了土炕。上面铺着草席,土炕的一边还有打好的木柜,可以在里面存放被褥什么的。
    只打量了一眼,陈老五就知道房间该如何分配了。
    靠外的这一间,他和婆娘睡。里面的那一间留给三个孩子,从今以后一家人都能睡个安稳觉。
    赵志和特意交待了窗户。
    “过两天伐树之后弄些锯末子,填在两层窗户中间。再用纸把窗户缝沾一沾,冬天的时候冷风就吹不进来了,保证暖和。”
    看着大大的玻璃窗户,一家人喜出望外,赶紧将赵志和教的方法记录下来。
    整个上午就在分房当中度过,每家每户都很满意。
    临近中午的时候,一长溜的大马车开进了村子。
    赵志和拿着大喇叭,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招呼人。
    “各家各户的,都出来领粮喽。”
    天大地大,肚子最大。
    忙活了一上午,人们早就饿了。可是家家户户的缸里面全都空空如也,正愁不知道饭食去哪里找呢。
    听到领粮,全都跑了出来。
    “不要争,不要抢。每家每户按照人口都有定数,喊到谁家了,就上来领。”
    人们迅速安静下来,殷切的等待着口粮到手。
    “陈老五!”
    “这呢,这呢,在这儿呢。”
    陈老五没有想到第一个就是自己,赶紧带着婆娘和孩子跑上前去。
    赵志和对着单子,开始念数。
    “陈老五家两大三小五口人,白面一百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下不得了,所有的村民都惊了。
    看着马车上的工作人员将两袋子白面搬出来,陈老五整个人都开始哆嗦。
    “村长,真的给俺们发白面?”
    那可是白面啊!
    陈老五一辈子都没有吃过,光听人家说很好吃。
    可那都是地主员外家逢年过节才能吃的东西。
    如此宝贵,真的发给他吗?
    赵志和可不明白他的心情。
    “我说的不够清楚吗?白面一百斤。还愣着干啥?赶紧搬走啊!”
    孩子们倒是没有那么多感想,听说真的发白面,连忙跑上前去。大的一个人搬一袋,两个小的合力搬一袋,高高兴兴的往家去了。
    这还没算完,赵志和又道:“高粱一百斤,小米一百斤,玉米两百斤,土豆两百斤,白菜两百斤,油五十斤。”
    这一长串的数字念出来,陈老五只觉得晕乎乎的。
    “咋给这么多呀?这啥时候能吃完呢?”
    赵志和郑重吩咐道:“这些是给你们过冬的粮食,要吃到明年春天。看着很多,可还有好几个月呢。还是要节省,知道不?”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