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九章 出征前的安排  问鼎十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助之力才是关键。

    他挥了挥手,说道:高丽、倭国的大局已定,契丹方面也差不多了。韩卿,你替朕跑一趟太原。给朕传一句话,就问卢多逊知错了没有。

    卢多逊毫无疑问是个人才,在很多方面甚至可比赵普更出色,尤其是在谋略方面。

    赵普长于战略,而卢多逊更擅谋略。

    赵普能洞测人心,有大局观;卢多逊博闻强记,过目不忘,心细如发。

    同时两人都是利己主义者。

    不同的是赵普知道他的一切都来源于谁,他最擅长的是不争而争,就是无脑跪舔,想上司所想,谋上司所谋,通过讨好上司来取得高位。他会搞一些小动作,但绝不会干惹罗幼度生气的事情。

    卢多逊在这方面就要逊色一筹,虽说他也有舔狗的风范,但他对薛居正这老好人动心思,就触碰了罗幼度的忌讳。

    薛居正有人品有威望,惟孝惟忠,君子如玉,庙堂上有这样一位宰相,在关键的时候和稀泥,能够很好地团结庙堂上下。

    他是罗幼度认可的宰相候选人之一,当然卢多逊也是候选人。

    这也是卢多逊设局想要拉薛居正下水的原因。

    卢多逊过于聪明,他看破了罗幼度的心思,他想通过自己的手段,提前登上相位。

    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尽管卢多逊在云中契丹的归附中立下大功,罗幼度依然留他太原反省。

    这些年卢多逊多次打点想要回京,罗幼度都不闻不问。

    但好在卢多逊没有如此心生怨怼,虽满脑子都想着回京,在太原府长史这个位子上干得很不错

    。

    此次大战来临,罗幼度也打算给他一个机会。

    韩微作揖道:遵命!

    目送韩微离去以后,罗幼度对着殿外的秦翰叫道:秦翰,进来!

    秦翰大步走进殿内,抱拳作揖道:陛下!

    罗幼度看着与之前那个唯唯诺诺,极不自信的小太监相比,面前这个威武刚毅的汉子才是他心中那个有勇有谋的宦官名将。

    罗幼度说道:朕即将北上幽州,你作朕护卫领一队御营司如何?

    秦翰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激动,高声道:愿为陛下效死。

    秦翰得罗幼度青眼,待遇自然不一样。

    原本他日子过的不好,正在长个的年纪,因为天阉,受到了心理生理上的打击,又没有好的伙食,身型颇为瘦小。但得罗幼度器重,顿顿有肉,还跟高怀德这样的绝顶高手学了几招枪法,身子越长越结实,十五六岁的年纪,看上去跟二十好几一样。

    罗幼度道:好,朕的安危就交给你了!去,替朕跑一探腿,将赵普,赵相公叫来。

    秦翰一本正经地抱拳,快步去了。

    秦翰已经是罗幼度身旁最信任的小宦官,也就赵普、窦仪这些级别的大臣,才会安排他亲自跑腿。

    不多时,赵普便匆匆而来。

    坐!

    罗幼度先让赵普坐下,说道:高丽、倭国的战事,你听说了吧!

    赵普是辅宰大臣,这种事情肯定有所耳闻的。

    罗幼度继续道:朕估计要不了多久,契丹就会出征了。

    赵普一如以往,说道:陛下用兵如神,您说契丹即将出征,肯定错不了。

    自从他们出兵倭国的事情为契丹探知以后,契丹上下已经在做出征前的准备。

    各种物资都在往契丹中京大定府以及辽东调运。

    契丹自立国起,一直实行四时巡狩制度,也就是说契丹皇帝并不住在国都,而是维持游牧民族的习性,以捺钵为行政中心。

    所谓捺钵,就是行在。

    那个时候辽国可是万里大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

    现在已经给压缩至东北,耶律必摄这个皇帝自从登基以后也从未离开上京临潢府。

    可就在不久前,耶律必摄离开了上京,抵达了马盂山,主动出击的迹象已经很明显。

    但话经过赵普一说,就是让人觉得舒坦。

    罗幼度自动过滤了他的话说道:耶律必摄这个契丹酋长已经离开了临潢府,朕也不想落于人后,准备择日前往幽州。朕此去幽州,必破契丹于东北,短期内无法回京,朕欲让秦王监国,你来辅佐他。秦王还小,大小事情你帮衬看着,汴京上下就托付给你了。

    赵普一脸激动,起身昂扬道:秦王年少早慧,世人谁不知晓。臣不敢僭越,必将竭尽所能辅佐秦王监国。

    罗幼度含笑点头,又难过地长叹一声说道:朕此去,本欲将你带在身旁。你我君臣多年,身旁少了你,还真不适应。

    赵普闻言感动得抹着泪,说道:臣也一样,一想到要离开陛下,心底就难受。

    罗幼度咳了咳,觉得有些演过了,正容道:不过最不放心的还是秦王。朕担心汉元帝之事重现,你在京中坐镇,朕才能放心。若真有不长眼的想趁着朕不在汴京的时候闹事,不用客气,朕给你先斩后奏之权。

    所谓汉元帝之事重现就刘奭为太子造成了汉朝威权旁落,将他父亲汉宣帝刘洵重新打下来的大汉基业推向了灭亡。

    汉宣帝是中国少有的仁君圣主,但他这辈子最错的

    一件事就是立汉元帝刘奭为太子。

    汉宣帝晚年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儿子刘奭给一群儒生教废了,甚至感慨地对刘奭说:乱我家者,太子也。

    但是出于对已故许皇后的感恩与报答,他最终没有更换太子。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