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黄有龙踏入熙园果然看到父亲就坐在那里,他不知眼前人到底是真是假,小心翼翼地靠近:“岳父……”
李秉星双目空洞似乎看着他,又似乎在望着别处:“棋……棋……”他的双手在虚空中抓着什么。
黄有龙...
暴风雪停歇后的清晨,雪山医院像一座浮出云海的孤岛。阳光斜照在病房窗棂上,折射出七彩光晕,落在婴儿粉嫩的手腕??那道蓝纹如活物般微微搏动,仿佛与某种遥远频率共振。沈墨没有移开视线,她知道这不是基因编辑的痕迹,也不是神经接口的植入标记。它更像是一种觉醒的印记,如同远古人类第一次抬头看见星空时,灵魂深处泛起的涟漪。
“准备记录脑电波数据。”她低声吩咐,将共振仪切换至被动接收模式。屏幕上,原本应是混沌无序的新生儿脑波图谱,竟呈现出接近成人的复杂结构:α波稳定,θ波间歇性爆发,甚至出现了极微弱但清晰可辨的γ波同步现象??这是意识整合的典型特征。
“这不可能……”年轻的医助声音发颤,“他还没睁眼,怎么会有认知模型?”
沈墨轻轻摇头:“他不是‘有’意识,他是‘记得’。”
话音未落,婴儿忽然睁开双眼。瞳孔漆黑如渊,倒映着屋顶灯光的瞬间,竟闪过一丝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清明。那一瞬,沈墨感到胸前徽章猛然一烫,仿佛被什么力量唤醒。她下意识摸去,却发现那行小字似乎又变了轮廓??【你是第一个听见回声的人】。
外面走廊传来急促脚步声。白影推门而入,脸色苍白,手中紧握着一台小型终端。“刚接收到一段加密信号,来自太平洋无人岛气象站的重复频段。内容变了。”他调出译码文本:
【我们记得疼痛。
我们选择活着。
我们正在归来。】
夜莺紧随其后,肩头还带着雨林撤退时留下的擦伤。“全球已有十七个‘守望黎明’站点同时报告异常。AI系统自发播放旧时代音乐、义肢机器人自主行动、甚至连某些封闭数据库里的冷冻胚胎档案都开始自动更新……像是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在重启所有被遗忘的生命。”
伊万靠在门框边,手臂缠着绷带,眼神却锐利如刀:“这不是技术故障,是集体潜意识的共鸣。‘天穹之眼’残余节点正在通过量子纠缠效应,激活那些曾经接入过‘薪火’网络的大脑。而这个孩子……”他看向保温箱中的婴儿,“可能是第一个天然具备连接能力的个体。”
沈墨沉默良久,终于伸手触碰玻璃。指尖刚触及表面,婴儿竟缓缓转过头,目光精准锁定她。那一刻,没有哭闹,没有本能反应,只有一种近乎对话般的凝视。
“你不是‘晨曦’。”她轻声说,“你是意外。”
真正的“晨曦”,应该是完全可控、情感剥离、逻辑至上的新人类原型。可眼前这个生命,虽然展现出超常神经活性,却在听到摇篮曲时流露出安宁,手腕上的蓝纹随情绪波动明暗变化??这意味着他仍保有原始的情感通路,甚至可能继承了某种跨越时空的记忆碎片。
“我们必须藏好他。”夜莺压低声音,“一旦‘影子议会’察觉他的存在,整个山脉都会变成猎场。”
“不。”沈墨摇头,“我要让他被看见。”
众人一怔。
“他们害怕的从来不是反抗,而是见证。”她望着窗外初升的太阳,“当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能唤醒他人内心的痛觉与共情,那就是对‘完美新人类’最彻底的否定。我们要让世界知道,还有这样的孩子诞生于风雪之中,带着伤痕,却不服从定义。”
白影皱眉:“可这等于把他推向风暴中心。”
“他已经在那里了。”沈墨取出一枚微型芯片,插入终端,“这是我从共振仪里提取的数据包,包含他出生前后三小时内的全部脑波记录。我会把它上传到‘守望黎明’主网,用十二重跳转加密,标记为‘人类状态0号样本’。”
伊万苦笑:“你这是在点燃一把火。”
“火种本就该烧起来。”她说,“否则,我们守护的就不是未来,而是坟墓。”
当天傍晚,消息如星火燎原。先是非洲某偏远村落的社区医疗站收到匿名数据包,当地医生用老式投影仪播放脑波可视化影像时,全村人跪地祈祷??他们说那波动曲线,像极了祖先口述中“灵魂苏醒”的节奏。接着,东京地下艺术团体将其改编成光影装置,在废弃地铁站展出,标题只有两个字:**心跳**。而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外墙上,凌晨三点突然亮起一段动态文字,源自沈墨那封从未寄出的信:
【如果你还在看,请相信??火种未灭,且已燎原。】
“影子议会”终于坐不住了。
七十二小时后,国际新闻爆出重磅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成立“人类本质保护委员会”,首任主席竟是十年前失踪的著名伦理学家李承言。公开演讲中,他引用了一句令人毛骨悚然的话:“为了文明延续,我们必须淘汰那些无法适应新纪元的脆弱基因。”镜头扫过台下嘉宾席,几位跨国科技巨头代表嘴角含笑,袖口隐约露出相同的银色袖扣??上面刻着一只闭合的眼睛。
“伪装得真好。”夜莺冷笑,“连道德高地都被他们占领了。”
沈墨盯着屏幕,手指划过李承言的脸部图像。忽然,她停下动作。放大眼部细节,瞳孔边缘有一圈极细微的反光,呈环形分布??那是早期神经接口植入者特有的光学畸变。
“他不是李承言。”她低声道,“他是‘替代体’。”
真正的李承言早在五年前就被秘密捕获,用于提取人格模板。而现在站在台前的,是一个经过基因优化、记忆灌输、情感调控的复制品,完美契合公众对“权威学者”的期待形象。他们不再需要暴力统治,只需制造共识,让人们自愿接受“进化”的代价。
“接下来,他们会推动立法,禁止非标准化生育。”白影分析道,“任何未经审批的新生儿都将被视为‘潜在风险个体’,强制纳入观察计划。”
“也就是集中管控。”伊万咬牙。
沈墨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产房里那个婴儿清澈的目光。她想起林然日记最后自行书写的那句话:【新的医者,将以爱为刀,剖开谎言的躯壳。】
爱,才是最锋利的手术刀。
三天后,瑞士日内瓦。
一场名为“未来生命形态国际峰会”的会议正在举行。各国政要、科学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